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研究华商历史的郭德利(M.Godtey)指出:“在史籍中并不乏...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研究华商历史的郭德利M.Godtey指出“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

——以上材料均选自《中国全史商贾史》

概况材料中关于商业发展的观点归纳其论证的依据。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造成这一社会现象的原因。

 

观点: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依据:商人财富主要用来买田置地、科举入仕,没有转化为用于扩大再生产的工商业资本。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儒家思想、科举入仕的深远影响。(任答2点4分)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引发人们营商致宫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可以得出作者的观点。依据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来归纳总结。原因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进行分析。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重农抑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城市”是由“城”与“市”这两个事物、两个功能要素结合为一的产物。《说文》中载:“城,以盛民地”。“市,买卖之所也”。中国农业时代的城市以政治行政管理功能为主,“城”的分量不仅大于“市”的分量,而且“市”的部分明显从属于“城”的部分。这些传统城市都是以绝对权力为基础,通过强制性贡赋等形式来维持城市运行。

——摘编自唐茂华《东西方城市化进程差异性比较及借鉴》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传统城市中“城”与“市”的关系。请以唐朝和宋代的史实说明农业时代的“城”与“市”关系的演变。

材料二 汉代开辟的海上丝绸之路从南方海港广州起航,先驶向东南亚各国,然后绕过马六甲海峡抵达南亚印度半岛沿海港口……作为陆上丝绸之路的补充,在中外经济贫交往中也发挥着一定作用。通过丝绸之路,以丝绸为主要代表的中国物产大量运往西方各国……唐朝在广州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为中外客商从事贸易提供种种优待和方便。由此,海上丝绸之路得到进一步发展,向西最远从汉代的印度半岛沿海延伸到波斯湾,它在对外贸易中地位也大大增强。宋元王朝更加重视海外贸易,海外贸易的收入成为宋元国家财政收入的重决来源之一,海上丝绸之路也成为中外经贸交往的主要通道。这一时期,中国出口到西方各国的货物总额不仅创新高,而且出口商品种类增多,尤其是茶叶、瓷器在出口商品中跃居第一、第二位,但是17世纪中期以后,丝绸之路海外贸易呈现萎缩趋势,丝绸之路航路上中国商船的踪影日渐稀少,欧洲商船则日渐活跃。

----编自《古代丝绷之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对外贸易发展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并简要分析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 在15世纪早期这段异乎寻常的历史中……正是制度结构上和向外推动力方面的根本差别,在世界历史的这一重要转折关头,使中国的力量转向内部,将全世界海洋留给了西方的冒险事业。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从材料中“制度结构上和向外推动力方面”分析“中国的力量转向内部”的原因。“西方的冒险事业”与中国转向内部有何历史关联

 

查看答案

宋太宗时期有官员上奏“岭南村墟聚落间日集裨贩小贩),谓之墟市。请降条约令于城邑交易。”该建议遭到太宗的拒绝“徒扰民尔可仍其旧。”这一史实主要反映了宋朝    

A.专业市场每天开市  B.乡村市场的繁荣

C.市场监管相对宽松  D.坊市制继续实行

 

查看答案

乾隆《吴江县志》载明末周灿诗“水乡成一市罗绮走中原。尚利民风薄多金商贾尊。人家勤织作机杼彻黄昏。”诗中“人家”“机杼彻黄昏”是因为    

A.水上集市不受时空限制

B.家庭纺织工勤奋“走中原”

C.重农抑商政策发生变化

D.尊富崇利意识蔚然成风尚

 

查看答案

17世纪上半叶欧洲国家纷纷到亚洲进行殖民活动引发了亚洲海上贸易格局的变化。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A.荷兰通过设立据点控制东亚海上商路

B.英国打败法国垄断了对印度的贸易

C.欧洲殖民扩张迫使中国放弃海禁政策

D.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西太平洋沿岸

 

查看答案

在《士与中国文化》一书中记载“15世纪以来弃儒就贾是中国社会的普遍的新现象。不但贾人多从士人中来而且士人也往往出身于商贾家庭。”由此可知    

A.重商已成为明清时期社会共识 

B.经济发展推动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C.儒家思想在当时失去正统地位

D.明清时期商人地位远远高于儒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