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汉在《海权论》中提出:“谁拥有了长江流域这个中华帝国的中心地带,谁就具有了最可观的政治权威。出于这些原因,外部海上国家应积极、有效地对长江流域施加影响。”下列史实最能体现上述观点的是
A.《马关条约》开商埠 B.《辛丑条约》拆炮台
C.革命党人在武昌首义 D.国民政府迁都到重庆
当年明月的畅销书《明朝那些事儿》中曾写道:“胡惟庸绝不是朱元璋的真正目标,朱元璋要毁灭的是胡惟庸背后的那个庞然大物。”朱元璋毁灭的“那个庞然大物”是为了
A.废除宰相制度 B.建立内阁制度
C.打击勋贵集团 D.强化君主专制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认为:“汉代的选举,是由封建贵族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唐代的公开竞选,是由门第特殊阶级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材料中涉及到的选官制度分别是
A.世官制和科举制 B.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
C.察举制和科举制 D.科举制和八股取士制
西周实行系统完整的宗法制度。依据当时的宗法制,下列对“士”这一阶层叙述正确的是
A.相对于卿大夫是大宗 B.士以下不再有宗法制
C.士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D.士一定与周王室同姓
19世纪中后期,日本政府大力推行殖产兴业政策,迅速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兴办生产事业亦属急务,但人民还没有这种志愿,所以暂时创办官立事业,示以实例,以诱导人民。
材料2:自明治初年,渐行所谓奖励工业。……(工部省)开拓矿山、制造机械和造船……不计利息,不计减损……产品不能销售之物,则自行标价,尽藏库中……故而穷于支付工资与购入材料,只能以补贴营业金的名义从大藏省申报领取。即或是矿山、造船等需用几十万元的官营事业也都是如此弊病。
材料3: 维新派的目标正是我们的目标,他们的计划好倒是好,就是有些不切实际和操之过急。然而,距今大约三十年以前,绝大多数局外人不也是这样评论日本的明治维新,而明治维新不是扫除了日本的旧秩序吗?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明治维新之初政府殖产兴业的方式及原因。
(2)19世纪80年代,日本殖产兴业的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材料三中“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的含义是什么?戊戌变法未能“打破鸡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王安石说)人之困乏,常在青黄不接之际,兼并之家乘其急以邀倍息,而贷者常苦于不得……昔之贫者举息之于豪民,今之贫者举息之于官,官薄其息而反救其乏,则青苗之行矣。
材料2:(苏辙说)王介甫(安石)小丈夫也,不忍贫民而深嫉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不知其不可也……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
材料3:(王安石说)臣以为,苟能抑制兼并、理财……不患无才。
请回答:
(1)材料1中“兼并之家”、“豪民”主要指哪些人?
(2)综合材料1、2,指出王安石变法中青苗法的实质。
(3)根据材料2,分析苏辙站在什么立场上评论王安石变法?
(4)综上所述,王安石和苏辙的对立属于什么矛盾?谈谈你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