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李时珍是中国古代卓越的医药学家,世称“医中之圣”。阅读下列...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李时珍是中国古代卓越的医药学家,世称“医中之圣”。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时珍,字东壁,蕲州人,父言闻,世孝友,以医为业,王侯重之,……年十四,补诸生(秀才);三举于乡不第,发愤读书,十年不出户阈,经传子史声律农圃星卜佛老稗说,莫不倍究。

──光绪《蕲州志》卷三十七《艺文志·李时珍传》

材料二  旧本玉石水土混同。诸虫鳞介不别,或虫入木部,或木入草部。今各列为部,首以水火,次之以土,水火为万物之先,土为万物母也。次之以金石,从土也。次之以草谷菜果木,从微至巨也。次之以服器,从草木也。次之以虫鳞介禽兽,终之以人,从贱至贵也。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

材料三  至顺治间,钱塘吴毓昌重订付梓,于是,业医者无不家有一编,《明史·方伎传》亟称之盍集本草者,无过于此矣!

──光绪《蕲州志》卷十《著述志·〈本草纲目〉》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影响李时珍走上从医之路的主要因素。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李时珍《本草纲目》的创新之处。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本草纲目》在中国古代医药学发展上的重要地位。

 

(1)主要因素:出身医学世家,家学渊源;科举受挫,发奋图强;饱读诗书,兼收并蓄。 (2)创 新: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逐级分类的纲目体系;动植物都有从低至高的发展演化过程(体现了进化论的原理)。 (3)地位:《本草纲目》是古代医药学的集大成著作,被誉为“中国的百科全书”,对中国乃至世界医药学的发展都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李时珍的知识,旨在考查全面解读材料的能力。由材料“以医为业,王侯重之,……年十四,补诸生(秀才);三举于乡不第,发愤读书,十年不出户阈,经传子史声律农圃星卜佛老稗说,莫不倍究。”,可见李时珍走上从医之路的主要因素有:出身医学世家,家学渊源;科举受挫,发奋图强;饱读诗书,兼收并蓄。 (2)本题考查学生李时珍的知识,旨在考查全面解读材料的能力。由材料“旧本玉石水土混同。诸虫鳞介不别,或虫入木部,或木入草部。今各列为部,首以水火,次之以土,水火为万物之先,土为万物母也。次之以金石,从土也。次之以草谷菜果木,从微至巨也。次之以服器,从草木也。次之以虫鳞介禽兽,终之以人,从贱至贵也。”可见李时珍的创新有: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逐级分类的纲目体系;动植物都有从低至高的发展演化过程(体现了进化论的原理)。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李时珍的知识,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本草纲目》在中国古代医药学发展上的地位:《本草纲目》是古代医药学的集大成著作,被誉为“中国的百科全书”,对中国乃至世界医药学的发展都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 考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李时珍·李时珍的成就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偶然与必然

工业革命 英国 明清时期的中国 禁烟运动

材料二 商务与碰撞

有的历史学家认为“(鸦片战争)不过是一个持续了二十年,并且要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的斗争的开端”。今天有的历史学者又提出了“鸦片战争——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的碰撞”的新认识。

材料三 破坏与建设

有人说,如果没有鸦片战争砸开我们这个封闭的铁罐头,中国不知道还要经历几百年、几千年才能进化到现代文明社会。也有人说,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民族灾难。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以上四个词语,以“偶然与必然”为主题写一篇历史短文。

要求:①紧扣主题,观点合理; ②史料准确,史论结合;③条理清晰,合乎逻辑;④字数在150字左右。

(2)材料二中“决定东西方商务关系”的观点是站在什么立场上看待鸦片战争的?其本质意图在于什么?材料二中“两种文明碰撞”的新认识的立场又是什么?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中国明朝和西方文艺复兴在思想和精神追求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所产生的社会效应完全不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不曾抵抗就做了俘虏/因为,夫人,您那美丽的眼睛射出的无形视线/将我

捆缚起来,如同囚犯一般/当时我没有意识到预防爱神的纠缠/依然若无其事、自信地迈步向前/殊不知就在此刻,我的感情之苦/已经伴随着人间之痛一起涌起波涟。

材料二    李贽对这个社会具有理智上的关心,则属毫无疑义。这种关心和信仰自由有其相通之处,在于它的后面有社会经济的背景,也有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有特别的关联……他攻击虚伪的伦理道德,也拒绝以传统的历史 观作为自己的历史观,但是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他仍然是儒家的信徒。……这些条件只能更把李贽构成一位特色鲜明的中国学者,而不是一位类似条件下的欧洲式的人物。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材料三    由于中国特定的社会环境,这种追求人性和个性解放的思想实在没有太多的空间得到释放和施展。……当然,整个社会问题的解决,在当时,仅仅依靠一群文人 的思想的力量远远不够。这些文人在当时不但不是社会的主流,有的甚至还是政府排挤打压的对象,所起的作用极为有限,再者封建制度的沉疴积重难返,已到了封建社会的沉暮之年,整个社会的衰落也是历史所趋。

——张辑《试寻文人画和人文主义之间的共性》

请回答:

(1)材料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诉求?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诉求产生的社会效应。

(2)据材料二指出,李贽思想“特色鲜明”的具体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不是一位类似欧洲式人物”的原因

(3)据材料三并所学知识,指出由于社会环境不同,“追求人性和个性解放的思想”在当时东西方的不同影响。

 

查看答案

教育的发展及变迁反映了政治及时代的变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西汉)由地方学即郡国学申送十八岁以上青年太学,受业一年,经考试,以甲乙等分发。甲等得在宫廷充朝廷侍卫,乙等回本乡做吏。凡属政府成员,皆需太学出身,或是由太学生服务地方政府为吏之双重资格为出身。此等人,皆经政府之教育与选择。每一成员,既通经术,亦称文学,又擅吏事,汉人谓之“通经致用”。

材料二  1920年北洋政府教育部通令全国,宣布逐步改用国体文,教科书进入以白话文为形式的新阶段。为适应教科书文体的改革,商务印书馆编撰出版了《新法教科书》也全部采用白话文。

—— 贾平安《商务印书馆与中国近代教育》

材料三  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十多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都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现在一年级的娃娃,经过十几年的学校教育,将成为开创二十一世纪的主力军。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西汉太学教育的特点和目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白话文的首倡者及其代表作。

指出推动教科书文体改革的根本因素及其客观作用。

(3)材料三中邓小平是如何论述教育的力量的?其理由何在?举例说明新时期我国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具体措施?

 

查看答案

毕沙罗的《瓦赞村口》,在画中充满阳光、空气,清新、明净、温暖的乡村生活气息。体现这种以光和色彩作为认识世界的中心的画派是

A.现代主义  B.现实主义

C.印象主义  D.浪漫主义

 

查看答案

18~19世纪,欧美的浪漫主义作家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下了大批反映和描写“自然”的诗歌和其他文艺作品。如“地球(或自然)是人类的母亲”“动物都是人类的朋友…‘自然发怒”等,这些作品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追求。这~追求是基于

A.对自然风光的热爱         B.对政治现状的不满

C.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D.对工业文明的担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