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苟可致富强者,儿自为之,吾不内制也”。 “变法乃素志,同治初即纳曾国藩议,派子...

“苟可致富强者,儿自为之,吾不内制也”。 “变法乃素志,同治初即纳曾国藩议,派子弟出洋留学,造船制械,凡以图富强也。若师日人之更衣冠,易正朔,则是得罪祖宗,断不可行。”从材料来看,慈禧的意思是(  

A.有条件地支持变法         B.希望清王朝复兴

C.祖宗之法不能变           D.反对洋务运动

 

A项3分,B、C项1分,D项0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根据材料的描述“变法乃素志,同治初即纳曾国藩议,派子弟出洋留学,造船制械,凡以图富强也”可知,慈禧太后在一定程度上是支持变法的,但是她要求“苟可致富强者,儿自为之,吾不内制也”,也就是说制度上不能改变,因此A选项最准确;B选项没有反映出条件;C选项不能完整表达材料含义;D选项错误,材料不是针对洋务运动,只是用洋务运动来举例。 考点:中华民族的觉醒与抗争·清末新政·新政的举措 【名师点睛】我们往往对慈禧太后的印象都是冥顽不化,因循守旧。其实她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支持中国进行改革的,但这种改革是有一定限制的。清朝末年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我们称之为清末新政。新政中涉及了预备立宪,建立新式学堂,学习西方的制度等。但这都是一种被迫的改变,而且为时已晚,没有起到根本性的作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下面《德意志帝国宪法》摘录,下列选项最能反映德意志帝国特点的是(  

A.德意志帝国是一个松散的联盟

B.德意志帝国是君主立宪的联邦国家

C.德意志帝国实现了普选制

D.普鲁士邦在帝国中占据主导地位

 

查看答案

司马迁的《史记》和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是中国史学的双璧,两者各有特色,其根本的不同点在于(  

A.撰修宗旨               B.语言风格

C.求真求实              D.编纂体例

 

查看答案

一个历史事实可以由若干事件构成,事件又可以由若干小事件构成,由此可以排出一系列事件的等级或层次。下列选项符合上述说法的是(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华盛顿会议·《四国条约

B.科学社会主义诞生·十月革命·社会主义思潮

C.罗斯福新政·《全国工业复兴法》·《社会保险法

D.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突袭波兰·德国投降

 

查看答案

某电视剧中有这样一个情节:1948年的上海,有人利用美元和黄金之间的价格波动牟取利润。有学者指出其存在史实错误,理由是当时(  

A.中国正面临内战全面爆发

B.上海已经沦陷为“孤岛”

C.处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框架下

D.中国加入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新中国成立后外交史上出现过三次建交高潮,引发第三次高潮的主要原因是(  

A.中美关系正常化

B.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中日建交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