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城市告别传统城市形态走向近代是从19世纪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城市告别传统城市形态走向近代是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的。与西方资本主义诸国通过提高农业生产力、工业革命和日益增长的商业化等内力作用实行近代城市化和城市近代化不同,中国的城市近代化发轫于西方资本主义的侵入,一批有别于传统封建市镇的近代城市首先在通商口岸崛起。……这些通商城市以贸易为中介,并通过强行建立租界等手段,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新的技术、城市建设与管理、文化样式及价值观念移植嫁接到传统城市之中,从而使这些城市走出乡村社会及文化的包围而开始了艰难的近代之旅。

——《中国近代城市化与城市近代化论略》

材料二 从改革开放到现在中国提高了国际竞争力,这其中有科技因素、市场因素,但最重要的原因是两个“低价获取”,一个“牺牲”。第一个“低价获取”指户籍制度把农民强制性限制在农村,以此为企业和城市发展获得了廉价农村劳动力。第二个“低价获取”是地方政府多年来都是压低土地价格来为企业,尤其是工业企业及地产商发展创造条件,降低他们的投资成本。虽然提供了许多劳动机会,但也使收入差距拉大。用低价的土地和低价的劳动力,形成了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优势。“牺牲”就是环境的牺牲,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对中国环境造成了一些不可修复的破坏。

——摘编自财经网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与西方城市化相比,中国近代城市化的突出特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城市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直接影响。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两个“低价获取”、一个“牺牲”做出简要评价。

(3)综合上述材料,就近现代中国工业化、城市化方面的问题简要提出你的建议。

 

(1)特点: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的结果(或外力作用下形成;或外源性、外发性);具有移植性(或嫁接性;或学习西方);发展缓慢。影响: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导致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进步。 (2)积极:促进了企业和城镇发展;提高了中国的国际竞争力;促进了就业。局限:使农民和农村利益受到一定的损害;破坏了生态环境;引发社会矛盾。 (3)必须实现民族独立;城市化过程要协调好城乡之间的利益;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或城市化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解析】 试题分析:(1)第一小问由“与西方资本主义诸国通过提高农业生产力、工业革命和日益增长的商业化等内力作用实行近代城市化和城市近化代不同,中国的城市近代化发韧于西方资本主义的侵入,一批有别于传统封建市镇的近代城市首先在通商口岸崛起。”可以概括出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的外力作用下形成;由“通过强行建立租界等手段,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新的技术、城市建设与管理、文化样式及价值观念移植嫁接到传统城市之中” 可以概括出具有移植性;由“开始了艰难的近代之旅” 可以概括出发展艰难缓慢。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对社会经济、社会生活等影响的角度回答。 (2)由“第一个‘低价获取’指户籍制度把农民强制性限制在农村,以此为企业和城市发展获得了廉价农村劳动力。第二个‘低价获取’是地方政府多年来都是压低土地价格来为企业,尤其是工业企业及地产商发展创造条件,降低他们的投资成本。”可以概括出促进了企业和城镇发展;由“形成了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优势”可以概括出提高了中国的国际竞争力;由“虽然提供了许多劳动机会”可以概括出促进了就业。由“以此为企业和城市发展获得了廉价农村劳动力”和“地方政府多年来都是压低土地价格”可以概括出使农民和农村利益受到一定的损害;由“牺牲就是环境的牺牲,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对中国环境造成了一些不可修复的破坏”可以概括出破坏了生态环境;由“虽然提供了许多劳动机会,但也使收入差距拉大”可以概括出引发社会矛盾。 (3)主要考查正确地分析和认识历史事件的能力。由材料一可以看出近代中国城市化由于受资本主义侵略而艰难发展,所以要想很好地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必须实现民族独立;由第二题局限性的评价可以提出一些建议:如城市化过程要协调好城乡之间的利益和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考点: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近代城市化·近代城市化的特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现代工业化与城市化·现代城市化的影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古代中国自西汉始,便将礼教炳常奉为立法、司法的指导思想,“明礼以导民”、“德主刑辅”、“明刑弼教”是古代中国法制的基本原则。并从“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出发,将孝移作忠,将父权延伸为君权,从而将维系血缘家庭的伦理道德同维护君主政权和社会秩序的国家法律彼此相通。家庭伦理与法律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我国古代社会是典型的宗法家族和君主专制社会,这种传统社会不断发展的一个直接后果是法律自我发展的张力匮乏,法律成为伦理道德体系和行政命今的附庸。

——摘编自张历凭《中闯古代法律思想的历史发展及特点》

材料二  在古代中国人眼里,法即是刑,是镇压手段,是用以维护封建国家的工具,而忽略对个体权利的追求。君主始终掌握最高立法权,皇帝诏赦往往直接成为法律,皇帝可修改或废止法律,形成了以维护皇权为核心的统一适用的法律体系,这在西方封建时代是不曾有过的。在西方,以古希腊、罗马法为代表,在起源时就被看作社会关系的调节者。是一种确立权利义务的准则和保障权利义务的手段。尤其在古罗马法中已包括了大量的私法规定和私法学说。而古雅典法律,则根据民主原列,规定凡是多数公民要求做的,政府必须去做,多数公民反对的,政府就不能去做。

——摘编自杨明霞《古代中国与西欧法起源的法律价值观之比较研究》

材料三  古代中国和西方都强调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但是,不同的是,中国的道德后来发展成了君臣分离、自上而下的“民本”;而西方的道德后来则发展成了君权源自臣民、自下而上的“民主”。正是由于“道德”不同的内核,中国“亲亲尊尊”的道德观,使法律一直是政治统治的一种工具,而且还是次要的工具,而西方后世学者将“道德”与平等自由和民主等“价值”联系了起来;当法治与个人主义“价值理想”联系起来之后,西方近现代“法律至上”的法治理念才得以产生。

——摘编自徐爱国:《古代中西方法律工具论的比较分析》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法律制度的特征,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希腊罗马与古代中国法律制度的不同,这种差异对后世造成了怎样不同的历史影响。

 

查看答案

有人根据英国海关记录整理出下表,从表中信息可知英国

18世纪主要年份英国离港商船的吨位情况表

年份

1700

1714

1737

1751

1774

1783

1800

吨位(单位:万吨)

32

44

50

525

84

96

192

 

 

 

A.海上贸易突飞猛进              B.成为“世界工厂”

C.已经掌控世界市场              D.自由经济政策盛行

 

查看答案

关于多极化未来有哪些极的问题,学术界存在“三极论”(美国、欧洲、东亚)、“五极论”(美、日、欧、俄、中)和“六极论”(前五极加印度)等争议,这在本质上反映了(    

A.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B.发展中国家的迅速崛起

C.美国综合实力的衰弱

D.一超多强局面的基本瓦解

 

查看答案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主要职能,由防范军事威胁为主扩散到全球恐怖主义、能源安全、全球暖化、疾病、网路攻击、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等多元问题上。这一转变的背景是

A.两极格局解体后国际形势发生了变化 

B.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制约着强权政治

C.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挑战

D.第三世界的兴起改变了国际力量对比

 

查看答案

学者在剖析二战后美国相关政策时,说“欧洲所需要的是一个综合的复兴计划。这一观念要求欧洲经济融为一体,打破战前支离破碎的单个市场,缩小国家间的差别,创建一种欧洲经济的新结构。……只要美国援助是被一项项分给各个国家,只要欧洲仍然是被分为各自独立的国内市场,那么美国经济援助努力就将失败,并且将继续失败。”此观点强调美国应该

A.为控制欧洲设计复兴新途径    

B.为实施冷战推行马歇尔计划

C.为复兴经济推行知识经济模式  

D.为遏制苏联平等对待欧洲盟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