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政府一面让出洋幼童学习西方语言、文化、科技等知识,一面要求幼童学习汉语和四书五经...

政府一面让出洋幼学习西方语言、文化、科技等知识,一面要求幼童学习汉语和四书五经、圜朝例律、圣谕广训,向他们灌输三纲五常等中国传统道德观念。这表明政府主张   

A.西学中源    B.中体西用

C.君民共主   D.道德救国

 

B 【解析】 试题分析:题目所给的信息为洋务运动中派遣留学生的举措,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即中体西用,根据“学习西方语言、文化、科技等知识”的同时也要求“学习汉语和四书五经、圜朝例律、圣谕广训,向他们灌输三纲五常等中国传统道德观念”也反映了中体西用的主张。西学中源指西方的文明源于中国,并非洋务派的指导思想,故A错误; 君民共主是近代维新派的主张,故C错误;题干除了涉及中国传统道德观念外还涉及西方语言、文化、科技等知识,D明显概括不全面,故D错误。 考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以下是杭州某商店的一幅宣传画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幅宣传画最有可能现在下列哪个时期?   

A.甲午战争期间              B.抗日战争期间

C.国民革命期间              D.一战期间

 

查看答案

下列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自成立到更名的重大史实。这一过程(    )

时间

193111

193410

193510

19379

主要史实

成立于江西瑞金

撤离江西苏区

转移至陕甘苏区

更名为中华民国陕甘宁边区政府

A.伴随着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演变

B.见证了国共两党合作一对峙一合作的历程

C.体现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后的曲折

D.反映了中共在建立和管理国家方面的不成熟

 

查看答案

雨果曾经说过:“它汇集了一个民族几乎是超人类的想象力所创作的全部成果,这是一个震撼人心的、尚不为人熟知的杰作,就像在黄昏中从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看到的亚洲文明的倩影……这个奇迹现已不复存在。”“奇迹现已不复存在”与哪次侵华战争有关?  (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关于地理大发现的动因,欧洲人认为,15世纪,土耳其的扩张阻隔了西欧各国通过地中海到东方去的传统商路;西欧各国为了获得东方的商品和黄金,迫切希望开辟新航路。这种动因在学界逐渐成为普遍的认识。

材料二

后来,有学者从新史料中发现更为重要的动因,他们认为,11世纪开始,西方人对东方的香料、丝绸及各种工艺品需求大增,而东方人却对西方的商品不感兴趣。西方靠输出贵金属来维持与东方的贸易,几百年间都是如此。15世纪,威尼斯商人经奥斯曼土耳其每年运往西欧的胡椒总量在750-1000吨,价格一般要提高8-10倍。这引起了欧洲其他国家的人不满意,特别是热那亚人,他们要另辟蹊径,自己到东方去运来香料赚钱,为了与威尼斯竞争,他们的资本和人才流向葡萄牙和西班牙。

——摘编自王加丰《关于地理大发现的动因问题》等

运用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对材料一中“新航路开辟原因”的观点进行探讨。(要求:观点明确,充分、准确运用材料及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著名的(晋商)旅蒙商号大盛魁(创始人最初是肩挑小贩)……成为最有影响的大商号后,还在店内供奉着一条扁担,两个木箱、一块石头(曾作秤砣用),其用意是警示商号后人不忘当年创业之艰难……晋商在经营活动中,总结出许多有关诚信经商的谚语,如“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买卖不成仁义在”等。

———《明清晋商的经营文化》

材料二  我国修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必不可得……朕(雍正帝)四方(土、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商皆未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工作之人,即由每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大清会典事例》

材料三  “明万历苏民无积聚,多以丝织为生。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唤代。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

———《苏州风俗考》

(1)依据材料一指出明清时期商业发展出现的新现象和晋商发达的原因。

(2)材料二反映了清王朝实行的主要经济政策是什么?并依据材料二指出请王朝强化这一政策的依据。

(3)材料三反映了苏州丝织业出现了什么新现象?材料二对材料三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