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有学者将绢价按当时米价进行折算比较,发现明代中叶,江南的绢价明显下降,比宋代低约...

有学者将绢价按当时米价进行折算比较,发现明代中叶,江南的绢价明显下降,比宋代低约11%。这主要是由于

A.经济重心的南移            B.私营手工业的发展

C.重农抑商的影响            D.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B 【解析】 试题分析:紧扣时间“明代中叶”,结合所学可知,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是南宋时期,故A项错误;明代中叶,江南的绢价明显下降,与明朝中叶以后,私营手工业在很多行业后来居上超过了官营手工业,特别是棉纺织业的迅速发展有关,故B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重农抑商政策,对私营手工业的发展不利,更不会导致“江南绢价的明显下降”,故C项错误;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的结果,往往会导致物价上涨,与题意不符,故D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手工业·私营手工业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

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       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

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

 

查看答案

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A.经济严重衰退            B.土地政策调整    

C.坊市制度崩溃            D.政府管理失控

 

查看答案

北魏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总结出一套个体农户农副兼营的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反复强调农户不要过度扩大耕种面积,“宁可少好,不可多恶”。这表明

A.精耕细作的目的是追求农业收益的最大化

B.精耕细作农业遏止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C.个体农户为主体的耕作模式限制农业的进步

D.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导致耕作模式的转变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几千户、上万户并为一公社,实行统一核算。在这一进程中,国家无偿地占有公社的物资、土地和劳动力。上行下效,结果是国家共了集体的产,公社共了队的产,穷队共了富队的产。公社实行供给制,助长了平均主义。自留地、副业、集市贸易等,都作为资本主义尾巴被割掉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

材料二 1958年丰产未丰收,农业总产值只比上年增长2.4%。粮食、棉花比上年增产,而生猪头数下降5.8%,大牲畜头数下降到1952年水平。1959年就全面下降了,主要农产品全面大幅度减产。全国农业总产值比上年下降13.6%,是建国以来的第一次。1960年,农业继续大幅度减产,总产值比大幅度下降的上年又下降12.6%。粮食和棉花产量均降到1951年水平。结果造成市场供应十分紧张,人民生活非常困难。

——《改变中国》

材料三 在那些边远山区和贫困落后的地区,长期吃粮靠返销,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的生产队,群众对集体丧失信心,因而要求包产到户的,应当支持群众的要求,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并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就全国而论,在社会主义工业、社会主义商业和集体农业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在生产队领导下实行包产到户是依存于社会主义经济,而不是脱离社会主义轨道,没有复辟资本主义的危险,因而并不可怕……在一般地区,集体经济比较稳定,生产有所发展,现行的生产责任制群众满意或经过改进可以使群众满意的,就不要搞包产到户……已经实行包产到户的,如果群众不要求改变,就应允许继续实行。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几个问题的通知》(1980年)

材料四 联产承包责任制采用了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各项农村政策的推行,打破了我国农业长期停滞不前的局面,促进农业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着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

——《中共中央一号文件》(1983年)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从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分配方式两方面概括指出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主要弊端,并简要分析其危害。

(2)据材料三,指出当时推广包产到户的过程中仍存在哪些不足?这些不足的存在主要说明了什么?《通知》对推广这种形式的责任制有何作用?

(3)材料四与材料一相比,我国农村生产关系作出了怎样的调整?这种调整有何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清末崛起于无锡荣巷,民国时名震上海滩,重生在新中国,以荣毅仁为代表的荣氏家族的命运折射了三个世纪以来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1902年起,荣氏兄弟与友人在无锡合办保兴面粉厂,1903年独资更名为“茂新”面粉厂。1905年又设立振新纱厂,1912年后陆续在上海、无锡、汉口开设申新纺织厂、福新面粉厂、茂新面粉厂。历经二十余年,荣氏兄弟便进入了中国最大的民族资本家行列,成为名震工商业界的“面粉大王”和“棉纱大王”。到1922年2月,荣氏兄弟经营的面粉厂和纱厂已经达到16家。

材料二   1927年。蒋介石以荣氏企业认购国库券不力,下令封杀他们在无锡的产业,迫使荣宗敬认购巨额库券而了事。八一三事变后,荣氏企业备受重创,申新一、二、八厂全部被毁,其他企业不同程度遭受损失、劫掠和强占。在此逆境下,荣氏家族为求生存,历经艰难,将申新四厂、福新五厂迁往后方。……上海解放后,荣氏企业面临困难,不仅资金紧张,原料也供应不足。此后国家通过发放贷款、供应原料、收购产品、委托加工等方法,对荣氏企业予以大力支持,实现新的复苏。

材料三   在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荣毅仁、荣智健父子,一南一北,纵横商海,叱咤风云,财富神话再次震撼世人。荣氏家族三度名列《福布斯》中国大陆富豪排行榜首位。荣氏家族在中国、在世界各地正续写着新的辉煌和传奇。  (以上材料均摘自《中华网》)

请回答:

(1)1912年后到1922年间,荣氏能陆续在上海、无锡、汉口开设多家企业,受惠于当时哪些有利的客观条件?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荣氏企业陷入困境和实现复苏的原因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在新时期,荣氏企业在国内外再度辉煌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