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近代民族观念与古代民族观念有很大的区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亡国,有...

近代民族观念与古代民族观念有很大的区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明)顾炎武《日知录》卷一三《正始》

材料二   西欧历史上缺乏君主专制主义的强劲传统因为有罗马教廷、神圣罗马帝国、各封建君主国以及无数各自为政的封建领地的存在……王权的孱弱也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后果因为它不仅意味着民族的苦难而且还将阻碍作为现代民族国家的诞生……人文主义者但丁从人的尘世幸福这一人文主义理想出发,首次明确地提出了国家必须统一、王权必须强大这个时代命题。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而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假如我们实行革命的时候那满洲人不来阻害我们决无寻仇之理。……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民族之前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顾炎武对“亡国”与“亡天下”这两个概念的区分以及“亡国”与“亡天下”之辨的积极意义。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但丁为什么首次明确提出国家必须统一的时代命题。

(3)根据材料三说明孙中山先生提出“三民主义”的本质目的。

 

(1)区分:“亡国”是指改朝换代;“亡天下”是指整个民族的沦亡。 意义:否定王朝认同,强调文化认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有利于传承华夏文明;为中国近代反专制思想提供了有力的武器。 (2)原因:中世纪的意大利、德意志等欧洲国家普遍存在分裂割据、罗马教权强大等问题,给人民带来苦难的同时,也阻碍现代民族国家的诞生;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地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资产阶级追求现世的幸福,具有人文主义思想。 (3)目的:进行民族革命,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进行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解析】 试题分析:(1)第一小问区分,从材料一“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可总结“亡国”与 “亡天下”的区别;第二小问意义,结合材料一“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国……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从对当时、后世等的影响分析“亡国”与“亡天下”之辨的积极意义。 (2)从材料二“因为有罗马教廷、神圣罗马帝国、各封建君主国以及无数各自为政的封建领地的存在……而且还将阻碍作为现代民族国家的诞生”,可知原因是中世纪的意大利、德意志等欧洲国家普遍存在分裂割据、罗马教权强大等问题,给人民带来苦难的同时,也阻碍现代民族国家的诞生;结合但丁生活时代的经济状况回答原因。 (3)从材料三“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回答本质目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代中国的百家争鸣、近代西方的文艺复兴和中国的启蒙运动都是重大的思想解放运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尚儒学是儒学的发展基地;齐地学术较为庞杂阴阳五行学、道家之学、儒学都相当发达楚地道学与词赋最具特色;三晋以法家与游说之士为盛;秦地主要接受三晋学术。但以各地所出文化人才而论则以关东的齐鲁三晋郑卫周等地最为兴盛。       

——摘自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

材料二   文艺复兴主要是一场文化运动强调对希腊罗马经典的研究以及对个人成就的赞扬。它最早出现在14世纪的意大利。随后遍及欧洲大地,成为14世纪摧毁中世纪旧结构的“灾难”。……她将欧洲从中世纪引向了近代世界。

——丹尼斯·谢尔曼《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

材料三   中国的启蒙运动具有与欧洲启蒙运动迥异的特点。如果说欧洲启蒙运动是一场以个性自由为主的人文启蒙运动那么中国的启蒙运动则是一场旨在国家富强的现代化启蒙运动。……中国启蒙运动是救亡的现代化运动的步骤。

——郑大华主编《民国思想史论》

(1)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学术文化发展的主要特点,并指出这一现象在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

(2)据材料二概括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特点。

(3)据材料三概括中国近代启蒙运动的特点并指出导致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人类历史上思想解放运动一般规律的认识。

 

查看答案

对同样的历史活动不同地域的人或不同时代的人可能有截然不同的认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昔洪武年间广东人陈祖义等全家逃于此处(指“旧港”:在今印度尼西亚境内),充为头目,甚是豪横,凡有经过客人船只,辄便劫夺财物。至永乐五年(1407年)朝廷差太监郑和等统领西洋大宝船到此处。有施进卿者亦广东人也来报陈祖义凶横等情被太监郑和生擒陈祖义等回朝伏诛。

——(明)马欢著《瀛涯胜览》(马欢曾随郑和三下西洋。本书成书于1451年)

材料二   弗朗西斯·德雷克于1577—1580年期间作环球航行不断地作战与抢劫。他带回大量的战利品被(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封为贵族。1585年与西班牙的战争再起德雷克在加的斯港摧毁了敌国船队,后又率领舰队于1588年与“无敌舰队”作战。

——(法)德尼兹·加亚尔著《欧洲史》

材料三   旧港(在今印度尼西亚境内)番舶长张琏。广东潮州饶平县人。张本大盗明嘉靖末作乱扰广东、江西、福建三省。西籍言嘉靖间有海寇张士流夺据葡人之澳门。殆即琏也。中国人之胜西人自是始。琏后为官军剿平。已报克获万历五年商人诣旧港者见琏列肆为番舶长。漳、泉人多附之。犹中国市舶官。盖琏虽不称王实握王权矣。

——梁启超著《中国殖民八大伟人传》

(1)据材料一、二陈祖义和德雷克都曾海外劫掠两者的结局有何不同?请结合史实说明造成不同结局的原因。

(2)历史记述能反映记录者的观点和立场。请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三关于民间海外活动的记述指出陈祖义、张琏的共性分析马欢和梁启超观点的差异。

(3)有学者指出历史研究的本质是选择。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下面是两种教科书对于中国近代史19世纪40—90年代的内容目录。

甲种: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胡绳著)

乙种:中国近现代史教学备要(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材)

 

绪论(第一、

二章略)

 

导论(一、二、

三、四略)

第一编

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农民革命

第一章

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

第三章

鸦片战争

第一节

18至19世纪初的中国与世界

第四章

鸦片战争以后

第二节

步入近代社会之初的新迹象

第五章

太平天国的兴起

 

一、经世派的崛起与关注“时务”

第六章

第二次鸦片战争

 

二、开眼看世界思想的涌动

第七章

1856—1861年的太平天国

 

三、《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比较

第八章

国内外反革命势力的大联合和太平天国的失败

第三节

晚清三次新政的出现与中国早期现代化

第二编

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的形成

 

一、洋务、戊戌与清末新政的主要内容

第九章

在农民大革命失败后

 

二、晚清三次新政的比较研究

第十章

封建统治者的“办洋务”

 

三、中国近代化与社会转型问题

第十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群众运动的兴起

第四节

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初步发展

第十二章

帝国主义对中国边疆的侵略和半殖民地的外交

 

一、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第十三章

中法战争和中日战争

 

二、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的性质与作用评析

 

 

 

三、近代民族资本工业的产生、发展及其特点分析

 

 

 

 

 

 

 

 

 

 

 

 

 

 

 

 

 

 

 

 

 

 

 

 

 

 

 

 

 

 

 

 

 

根据目录及其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甲、乙两种教科书编写的各自主要特点并予以分析说明。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92年9月26日英国国王乔治三世派遣马戛尔尼使团来到了中国。这次会见因为“礼仪之争”而历史闻名。马戛尔尼提出在北京开使馆、设货栈允许英商在舟山、宁波、天津等处贸易予以英国货物免税或减税等七项请求被乾隆拒绝。但乾隆本着“怀远柔夷”“薄来厚往”的基本原则厚重赏赐了英王以及使团的主要成员。使臣对中国做了较为充分的了解,并且说“只要我们(英国)派两三艘小战舰,不消两个月工夫,就可以把中国沿海的海军全部摧毁”。

——摘编自《两百多年前英国使团访华的真正目的》

材料二  如图为英国讽刺画家詹姆斯·吉尔瑞笔下马戛尔尼谒见乾隆的情景。穿着法式高跟鞋的乾隆皇帝慵懒地倚在印度式的坐垫上一边抽着土耳其式的大烟枪一边睥睨着脚下那些西洋的“奇技淫巧”:网球拍、板球拍和乔治三世臃肿的半身像。唯一一个看着像人样的是单膝跪地的英使马戛尔尼勋爵,而他身后的跟班不是撅着屁股行跪拜大礼,就是心怀鬼胎地捧着各式各样的洋破烂。

材料三   大致说来近代中国的变革至少贯穿了下面四条明显的线索或称之为四个过程——自身衰败的过程、半边缘化即半殖民地化过程、革命化过程、现代化过程。……从起因来看第一和第三两种是内源性的变化第二和第四两种是外源性的变化。从效果来看第一、第二两种趋势引向沉沦第三、第四两种趋势引向复兴。

——摘编自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马戛尔尼出使中国的主要原因。

(2)材料一和材料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谈谈你对马戛尔尼使团访华的认识。

(3)根据材料三从“引向沉沦”和“引向复兴”两方面各选一个近代中国的变革过程概括其含义并结合史实进行说明。

 

查看答案

群众性休闲文化的兴起是西方工业化对社会生活领域的重要影响由此也带来新的社会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集体体育项目恰好表现出了群众性休闲文化的复杂性。美式足球和垒球在业余和专业的范围都成了新的兴趣中心。这些运动虽然是以传统游戏为基础但却是靠规则和仲裁组织起来。他们教导合作与纪律的美德有为将来的工作和军队生涯做出准备的意义。这也是很好的商业领域大批以橡胶材料球类为基础的体育器械、专业运动队以及运动场馆很快成了主要的事业项目。但是运动也是冲动和暴力的表现方式,他们表达非理性忠诚,在1896年开始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以后甚至成了民族主义情感的一种方式。

新的闲暇兴趣反映着西方社会中普通民众的一种复杂态度。他们显示出了一种日益增强的世俗主义倾向宗教行为的重要性下降了。

——据(美)斯特恩斯等《全球文明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西方群众性休闲文化兴起的历史背景。

(2)结合材料说明普及美式足球和垒球运动的社会影响。

(3)材料论述美式足球和垒球运动的“复杂性”展示了一种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谈谈你对这一方法的理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