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学者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以保守的对策来对付进取的政策,这种...

学者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以保守的对策来对付进取的政策,这种中西之间的态势就是鸦片战争后一系列变化的基础和原因。……中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所处的被动局面,不是开始于鸦片战争,而是从郑和航海(1405—1433 年)以来已见端倪了。”对该观点认识正确的是:

A.郑和航海时期的中国已经落后于西方

B.西方进取从根本上加速了明清社会的转型

C.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对外交流完全停滞

D.政策差异导致了中西历史发展方向的迥异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郑和航海的15世纪前期,西方受教会长期统治影响,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处于落后状态,资本主义萌芽在当时处于初始状态,还没有发展起来,中国就综合国力来说是强于西方的,故A项错误;明朝时中国社会没有实现转型,而且材料重点不是论述西方对中国的影响,故B项错误;材料中说到“被动”,并没有表达完全停滞的意思,这种说法过于绝对,故C项错误;材料指出自郑和航海之后中国日益保守,而同时代的西方日益进取,这种保守和进取的差别体现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对外交往等各个方面,其最终带来的是中国与西方后续发展方向的大相径庭,故D项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中西历史发展方向 【名师点睛】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积极影响: ①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巩固。 ②有利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 ③为康乾盛世的出现提供政治保障; 消极影响: ①君主专制,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容易出现暴政; ②官吏惟上是从,助长官场因循守旧之风; ③造成官僚机构的膨胀,官僚主义、贪污盛行; ④造成个人自然权利的流失,近代民主共和制度的建立缺乏社会基础,妨碍社会进步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古代的中西方交往中,两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瓷器,五百年前中国的“名片”是茶叶。这主要表明古代中国:

①自然经济长期没有根本性突破②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

③对外贸易一直居出超地位④中国古代经济曾颇具竞争优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舌尖上的中国》中曾有这样的描述:“(明中期)扬州是中国食盐的集散中心,大批的商人来到这里,靠着食盐贸易发家,他们同时带来的还有来自家乡的厨师、食材、口味……富有盐商,没有政治地位,只能攀比花园和家厨的手艺……”这反映出明朝扬州地区:

A.商品经济发达           B.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C.对外贸易发达           D.成为当时政治经济中心

 

查看答案

唐前期兴修的163项水利工程中,北方五道有101项。唐后期兴修的101项水利工程中,南方五道就有76项,其中江南道占49项。这种变化表明唐代:

A.政府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                  B.南北经济出现失衡的态势

C.江南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                  D.经济重心呈现转移的趋势

 

查看答案

“此田制(均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平。”(钱穆《国史大纲》)此田亩最有可能是:

A.天子赐予的井田                       B.因军功受赏的土地

C.租种的诸侯土地                       D.国家授予的无主荒地

 

查看答案

明朝的《天工开物》反映了

农业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大

铁犁牛耕开始出现

耕犁没有突破性的创新

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