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在十二生肖中,牛是最勤劳的动物,也是人类的朋友。牛在中国人心目中,一直享有尊崇的...

在十二生肖中牛是最勤劳的动物也是人类的朋友。牛在中国人心目中一直享有尊崇的地位因而常常受到人们的称赞。下列关于牛的评说中不具有可能性的是    

A.牛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殷商时牛已经拉着犁给人耕地了

B.古人以竹蒲作画以牛拉车载书所以有“汗牛充栋”的故事

C.唐诗“牛咤咤田确确旱块敲牛蹄趵趵”描写老牛田地耕作劳累

D.东汉时期珠江流域使用牛耕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B、C、D三项可根据一般常识推测是正确的说法,而A项说法不准确,因为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才可能看到铁农具和耕牛耕地现象。故答案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耕作方式的变化 【名师点睛】中国古代耕作方式 ⑴原始社会: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 ⑵商周时期:耕作方式是千耦其耘、大规模简单协作 ⑶春秋战国以来:耕作方式是精耕细作、铁犁牛耕、个体农耕、男耕女织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观察下列图片从图一到图三的变化主要说明了    

A.铁农具的使用范围日益扩大

B.铁农具的农业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

C.工具改良是古代农业的重要特点

D.生产工具的改进经历了三个阶段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元太祖起自朔土,统有其众,部落野处,非有城郭之制……及取中原,太宗始立十路宣课司,选儒臣用之……世祖即位,立朝仪,造都邑,酌古今之道,定人外之官。其总政务者曰中书省,秉兵柄者曰枢密院,司黜陟者曰御史台……官有常职,位有常员,其长则蒙古人为之,而汉人、南人贰焉,于是一代之制始备。

材料二 元初西北藩王遣使入朝质问:“本朝旧俗与汉法异,今留汉地,建都邑城郭,仪文制度,遵用汉法,其故何如?”

材料三 世祖即位初,首诏天下,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于是颁《农桑辑要》之书与民,俾民崇本抑末。

材料四 (耶律)楚材又请遣人入城,求孔子后,得五十一代孙元措,奏袭封衍圣公,付以林庙地。命收太常礼乐生,乃召名儒梁陟、王万庆、赵著等,使直释九经,进讲东宫。又率大臣子孙,执经讲义,俾知圣人之道。置编修所于燕京,经籍所于平阳,由是文治兴焉。

——以上材料均据《元史》

(1)据材料概括元朝“遵用汉法”的情况。

(2)从元朝推行“汉法”的情况可得出“汉法”的含义是什么?

(3)结合元朝的历史就材料二中的“其故何如”作答,并指出由此可得出什么规律?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加尔文认为)虽然人现世的善功不是得救的决定原因,但是人不应该放弃现世的努力,而应该积极谋求事业的成功。因为事业的成功意味着实现了上帝赋予的先定使命……

——田薇《信仰与理性: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的兴衰》

材料二  (新教主张)一切封建的奢华与非合理的消费之抑止,促进了资本的累积与财产为达收益目的的不断重新利用;并且,在“现世内的禁欲”之整体作用下,造就且拔举出了资本主义所需要的“职业人”。

——《马克斯·韦伯文选》

(1)指出材料二中“职业人”的含义。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归纳西欧宗教改革背景下成为资本主义“职业人”的基本条件。

(2)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新教精神对西欧当时的经济、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产生的积极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是以其(君主)未得之(天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 黄宗羲《名夷待访录·原君》 

(1)据材料一指出君主和天下百姓实际上是一种什么关系?作者的主张具有一种什么政治倾向?

材料二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黄宗羲《名夷待访录·原君》

(2)材料二反映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其思想的局限性是什么?

材料三  “或曰:臣不与子齐称呼?曰:非也。父子一起,子分父之身而为身。故父子虽异身,而能曰近其气,久之无不通矣;不孝之子分身而后,日远日疏,久之而气不相似,君臣之名,从天下而有之者也。吾无天下之责,则吾在君为路人。出而仕于君,不以天下为事,则君之仆妾也;以天下为事,则君之师友也。夫然,谓之臣,其名累变。夫父子,故不可变者也。” 

——黄宗羲《名夷待访录·原臣》

(3)据材料三指出君臣与父子关系有何不同?

(4)综合上述材料,说明黄宗羲的思想与传统的“民本”思想有何不同?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依据材料一,提取有关中国古代文字历史演变的脉络。

材料二 中国古代绘画首先是笔墨、线条的艺术,正是笔力、用墨和线条造就了中国画独特的气韵和每个画家不同的风格。其次,中国画取“散点透视”的方法塑造形象,且不受空间、时间和事物实际比例的限制,更加自由、灵动。最后,中国画是把书法、诗歌、题款、钤印与装裱等综合在一起的一门综合艺术。

——蒋孔阳《中国绘画的基本特点》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要概括古代文人画的特点。

材料三 欣赏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3)依据材料三,从中可以看出辛弃疾的作品有怎样的风格?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作品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背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