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古代中国某位思想家说:“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

古代中国某位思想家说:“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下列言论与之有相通之处的是

A. “制天命而用之”    

B. “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

C.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D.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C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意思是桂树皮芳香可以食用,因而遭到砍伐;树漆因为可以派上用场,所以遭受刀斧割裂。人们都知道有用的用处,却不懂得无用的更大用处。材料体现的是道家辩证法的思想,故C项正确; A项是荀子思想,B项是儒家思想主张,D是心学主张。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老子思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孟子曾说:“泡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这主要能反映出

A.在君民关系上孟子与孔子的观点并行不悖

B.孟子立论的基础是儒家的伦理道德体系

C.在君民关系上孟子秉承了孔子“礼”的学说

D.孟子用“民本土义”思想阐释君臣关系

 

查看答案

有学者指出,中国古典文化中蕴含着一种追求人生“彻底精神自由”的观念,下列主张能够于这种观念相吻合的是

A. 修齐治平            B.齐物逍遥

C.法不阿贵           D.推己及人

 

查看答案

对于人性,董仲舒《玉杯》云:“人受命于天,有善善恶恶之性,可养而不可改,可豫而不可去,若形体之可肥臞,而不可得革也”;《竹林》云:“正也者,正于天之为人性命也。天之为人性命,使行仁义而羞可耻,非若鸟兽然,苟为生,苟为利而已”。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以下最合理的解释是(   )

A.董仲舒的人性论为“天人感应”学说奠定基础

B.董仲舒背离了传统儒学的天命思想

C. 董仲舒认为人性不可以轻易改变

D.董仲舒认为追求利益是人的天性

 

查看答案

东汉王充说:“六国之时,贤才之臣,入楚楚重,出齐齐轻,为赵赵完,畔魏魏伤.”这说明此时(   )

A.士阶层在各国政治中发挥重要作用   

B.士阶层在各国的活动违背统一潮流

C.有利于秦合纵连横政策的推行

D.士阶层的崛起有利于思想文化传播

 

查看答案

近代以来的学术研究得到过这样的结论,诸子学说不仅在内容上差别明显,而且在流传的地域上也有不同。比如:①在楚国兴起,②在鲁国繁盛,③却在三晋和秦地影响最大。请指出①②③相对应的学术派别分别是

A.墨家、儒家、法家         B.道家、墨家、儒家

C.道家、墨家、法家         D.儒家、法家、道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