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明清时期农村经济商品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下列材料不能反映这一发展趋势的是 A.《本...

明清时期农村经济商品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下列材料不能反映这一发展趋势的是

A.《本草纲目》:“玉蜀黍(玉米)种出西土,种者亦罕。”

B.《农政全书》:“海上(松江府一带)……垦田几二百万亩,大半种棉。”

C.《三言两拍》:“杨佥宪有所红花场庄子,满地种着红花(药材),广衍有一千余亩。”

D.《红楼梦》:“在这里经管地租庄子,银钱出入每年也有三五十万来往。”

 

A 【解析】 试题分析:主要考查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状况。分析选项,A是指的农作物的引种,并不能体现这一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故符合题意;BCD三项从棉花、药材、租税等三方面反映了这一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情况,故均正确。所以应选A。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商业的发展•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 【名师点睛】明清商业发展新特点: 1、商业市镇兴起; 2、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 3、农产品也大量进入市场; 4、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经济作物普遍种植。作为农产品加工的副业产品,也都成为商品化的组成部分; 5、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实力雄厚,形成徽商、晋商、宁绍商人、闽商等大商帮。(广泛使用贵金属货币白银,便利了商品贸易和商业资本的集聚。)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光绪《大清会典》载:“谕军机大臣行者,既述,则封寄焉。凡有旨存记者,皆书于册而藏之, 届时则提奏。议大政,谳(审)大狱,得旨则与。”材料说明军机处

A. 地处内廷,专管军务

B. 参与政务,秉旨办事

C. 设有官衙,机构完备

D. 专理刑狱,职能单一

 

查看答案

“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来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实,然后得出的科学结论。下列对唐朝三省六部制度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A.“三省”指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B.三省六部制的基本运作程序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

C.三省六部制排除了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并且提高了行政效率

D.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查看答案

“盖朝廷纪纲之地,为帝王耳目之司,必在得人,方为称职,自非端劲特立之士,不当轻授。”由此可见此人主张

A.制定行之有效的法规建立完整的监察体系

B.要侧重监察吏治腐败现象

C.把监察工作的重心放在打击经济犯罪上

D.提高监察机关官员的自身素养

 

查看答案

《唐摭言》记载:“贞观初,放榜日,上(按:指唐太宗)私幸端门,见进士于榜下缀行而出,喜谓侍臣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彀,即弓弩射程所及的范围,后世比喻为圈套、陷阱。结合所学知识,对这段史料的正确解读应是

A.科举制度作为选官制度是对人才的残酷扼杀

B.科举制度自始至终是统治者设计的政治陷阱

C.科举制度较为合理地选拔出国家所需的人才

D.科举制度造成了天下英雄豪杰的市侩与愚昧

 

查看答案

“其一为土地属于天子或诸侯,大贵族可以把土地封与小贵族,但不得买卖,百姓黎民更不得私有。其二是居统治阶层的贵族实行世袭制,黎民百姓不能进入统治阶层。”材料描绘的是

A.王位世袭制     B.封邦建国制

C.郡县法制       D.礼乐制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