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北朝时,州郡察举士子,试见之日须着绛公服(品级较低的官服),象征他们已经具备 入...

北朝时,州郡察举士子,试见之日须着绛公服(品级较低的官服),象征他们已经具备 入官的资格。唐朝时规定:“应试之士子,不得假以公服”,士子一般都着白色麻布袍衫,及第者故有“白衣公卿’’、“一品白衫”的称呼。这反映出唐代

A.纺织技术取得显著进步   

B.只重衣冠不重人品的官场陋习依旧

C.士子的仕途前景更为黯淡 

D.人才选拔制度与观念发生重大变化

 

D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中信息并不能体现出纺织技术进步,故A项错误;题干中信息并不能体现出“只重衣冠不重人”的官场陋习,故B项错误;题干中士人衣着的改变并不能说明其入仕前景黯淡,故C项错误;题干中提到北朝时期与唐代时期应试之士子的服装有所不同,这与唐代选官制度的变化有关,故D项正确。所以答案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人才选拔制度与观念发生重大变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东汉时期,田庄经济规模庞大,占有大片土地、山林川泽,种植粮食、经济作物,经营手工、渔牧业;田庄拥有大量依附农民,向庄主交租、服徭役;田庄还拥有私人武装。据此能够得出东汉田庄经济的影响是

A.古代官营手工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B.古代中国农业自然经济的重要表现

C.古代国家中央集权的对立因素

D.古代封建经济发展的倒退,威胁统一

 

查看答案

西汉初期各郡国举孝廉的人数相同。东汉和帝进行改革,有20万人的郡县每年举孝廉1人,不足20万人的每两年举孝廉1人,不足10万人的每三年举孝廉1人。这反映和帝时的察举制(  )

A.限制了王国势力    B.增加了选拔人数

C.体现了差别平等    D.削弱了世家特权

 

查看答案

“大一统”是中国传统社会呈现的著名特色,秦汉时期形成,包括了地理一统、制度一统、

经济一统、文化一统、思想一统。作为对古代中国“一统”思想基础的表述准确的是

A.外儒内法、济之以道    B.罢黜百家,表彰六经

C.礼法并用,君舟民水    D.礼乐文明、仁人志士

 

查看答案

西汉文景时期的《淮南子》认为:法能诛杀不孝的人,但不能使人人成为孔子曾子;法能处罚窃盗者,但不能使人人拥有伯夷那样高尚的道德。对作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秦亡是由于未贯彻法家的思想  

B.儒家学说成为统治者的正统思想

C.秦朝治国的法家思想受到质疑  

D.法家学说无益于国家的有效治理

 

查看答案

秦统一六国后,“(六国)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此外,六国富豪被迁至京城咸阳,一部分迁到巴蜀、南阳、三川和赵地。秦始皇采取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巩固分封制               B.增强地方权力

C.加强中央集权              D.打破世袭特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