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白居易在《朱陈村》中提到:“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生为村之民,死为村之尘。”这...

白居易在《朱陈村》中提到:“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生为村之民,死为村之尘。”这体现出(    

A.古代农民具有较高的集体荣誉感   

B.经营农业是当时农民的毕生追求

C.小农经济有利于宗族的连续性

D.小农经济的封闭性和落后性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中国小农经济的特征。材料主要讲述的是古代中国的小农经济,与农民的集体荣誉感强弱无关,A项错误,排除;材料主旨并不在于强调农民的毕生追求是什么,而是强调古代小农经济的状况,B项错误,排除;小农经济有利于宗族的连续性,但和材料主旨无关,C项错误,排除;材料体现了小农经济下农民的生活状况,体现了小农经济的封闭性和落后性,D项表述准确,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故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发展·小农经济的特征 【名师点睛】小农经济是自然经济的一种类型,也可以说是自耕农经济。具有以下特点:分散性(家庭为单位)、封闭性(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自足性(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满足自家生活需要和纳税)等。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比如封建社会时期的社会经济情况就是小农经济占主导,现在偏远的农村,也都大量存在这种经济现象。但小农经济并不完全等同于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强调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而自然经济主要与商品经济相对。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背景下,而自然经济早在原始社会就产生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史料记载的历史现象中,南北朝时期尚未出现的是(    

A.“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B.“风雨冥晦时,惟凭针盘而行”

C.“烧生铁精,以重柔铤,数宿则成钢”

D.“时有七部尉,……南尉在草市北”

 

查看答案

图片对历史研究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下图所示的历史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周公伐纣,灭商建周                            B.四方臣服,中央集权

C.诸侯来朝,履行义务                            D.周公辅佐,受封于宋

 

查看答案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供工业革命使用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们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经济全球化呈现出“从无序向有序”发展的趋势。新航路开辟后的早期殖民扩张,显示出全球化开始时的无序状态。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秩序现端倪;二次工业革命后,国际劳动分工的基本格局进一步强化世界经济秩序。

——据2014年四川省历史高考题参考答案整理

请回答:

(1)概括该学者认为工业革命的爆发首先需要满足的三项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的英国是如何满足这三项因素,从而促成了工业革命的首先爆发。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秩序现端倪的表现。

 

查看答案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仁学产生在早期宗法制崩溃、氏族统治体系彻底瓦解时期,它无疑带有那个时代氏族贵族深重烙印。……自原始巫史文化(礼仪)崩溃以后,孔子是提出这种新的模式的第一人。尽管不一定自觉意识到,但建立在血缘基础上,以“人情味”(社会性)的亲子之爱为辐射核心扩展为对外的人道主义和对内的理想人格,它确乎构成了一个具有实践性格而不待外求的心理模式。孔子通过教诲学生,“删定”诗书,使这个模式产生了社会影响,并日益渗透在广大人们的生活、关系、习惯、风俗、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中,通过传播、熏陶和教育,在时空中蔓延开来。对待人生、生活的积极进取精神,服从理性的清醒态度,重实用轻思辨,重人事轻鬼神,善于协调群体,在人事日用中保持情欲的满足与平衡,避开反理性的炽热狂迷和愚盲服从……,它终于成为汉民族的一种无意识的集体原型现象,构成了一种民族性的文化—心理结构。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材料二 后代人们,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各取所需,或夸扬其保守的方面,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素,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它们,以服务于当时的阶级、时代的需要。——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材料三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宰相既罢,天子之子一不贤,更无与为贤者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置相》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儒学的主要内容,并指出儒学的传播方式。

(2)以西汉董仲舒对儒学的阐释说明材料二的观点。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黄宗羲为什么认为“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为限制君权,黄宗羲提出了怎样的主张?其主张有何进步意义?

 

查看答案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罗斯福)所开创的复原、救济和改革立法等等统称为新政。……所有这些措施都是为了制造购买力和刺激工业活动,从而使病入膏肓的资本主义制度重新站稳脚跟。其中主要的新鲜举措是政府掏钱,或曰“赤字财政。”……为了工业生产的“往水泵里先行注水”的这一准备工作,新政政府着手搞一个庞大的借债和开支方案。

一一[美]R·R.帕尔默《世界现代史》

材料二  市场经济并不必然排斥强政府,这里的问题不在于要强政府还是弱政府,而在于它在何时何地应当强化或弱化。

——俞可平《“中国模式”:经验与鉴戒》

(1)材料一中作者为何将罗斯福的经济政策称之为“新鲜举措”?“往水泵里先行注水”主要体现了新政中的哪一个方面的内容? 

(2)结合二战后美国、联邦德国、日本经济发展的政策或模式论证材料二中的观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