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董仲舒说:“(人)性比于禾,善比于米,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为米也;善出性中,而性未...

董仲舒说:“(人)性比于禾,善比于米,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为米也;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为善也。……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下面说法中,最符合材料本意的是(   )

A.在孔子“仁’’的思想基础上提出了“天人感应”

B.在孟子人性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君权神授”

C.在荀子人性论的基础上创立“天人合—”思想

D.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抓住关键信息“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可以看出董仲舒认为人性本善,由于“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上天就为他们创造了一个王来维持这个社会,使他们成为善良的人。即君权神授,故B项正确;荀子主张人性本恶,故C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这一学说(   )

A.反映了国家衰败在所难免B.成为皇权神化的理论依据

C.对君权有一定的限制作用D.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查看答案

《后汉书》记载,汉明帝曾亲自到太学讲学,和儒生们一起研讨儒学经典。下列文献,不可能列入他们研讨范围的是(   )

A.《诗经》B.《春秋》

C.《礼记》D.《四书集注》

 

查看答案

公元1175年,朱熹、陆九渊、陆九龄讲学论辩于鹅湖书院,史称“鹅湖之会”,也称“千古一辩”。在千古一辩归途中,朱熹写了一首五言绝句《过分水岭有感》:“地势无南北,水流有西东。欲识分时异,应知合处同。”朱熹以水流分合的情景,表达“求同存异”的哲理。这里的“同”是(  

A.万物的本原 B.探究天理的途径

C.儒家的纲常伦纪D.发明本心

 

查看答案

下面是儒家思想在古代发展情况示意图。下列对a、b、c、d四处出现起伏的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a处处于低潮是受秦朝“焚书坑儒”的影响

B.b处处于高潮是受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的推动

C.c处处于低潮是受魏晋南北朝时期佛、道的冲击

D.d处处于高潮是受明清批判思想的推动

 

查看答案

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流派异彩纷呈。其中主张“以法为教,今必胜昔”的学派是(   )

A.儒家B.法家C.道家D.墨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