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有人说,“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阳光灿烂。...

有人说,“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阳光灿烂。”出现这种变化是因为(   )

A.农民无偿获得属于自己的土地B.农民不再向国家缴纳粮食税

C.农民可以自由支配部分农产品D.农场职工可以发展家庭副业

 

C 【解析】 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苏俄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程,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1920年的苏俄正处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时期,该政策在农业方面实施余粮收集制,极大地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即“阴云密布”。1922年的苏俄正处于新经济政策时期,该政策在农业方面实施固定的粮食税,即农民可以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所有粮食,故排除B项,选择C项;A项应为1917年的《土地法令》,早于题目中的时间“1922年”,故排除;D项应为二战后初期的赫鲁晓夫改革,晚于题目中的时间“1922年”,故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依据相关数据编制的《西方国家经济发展情况表》。

针对表中所反映的经济发展问题,西方国家采取了(  

①大力发展“混合经济”

②增加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③减少政府的财政支出

④削减社会福利开支

A.①③④B.②③

C.②④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公和永’……仅有丝车一百零四部,各项机械均购自意、法等国。……斯时运用缫丝机械尚无相当人才,乃延意麦登斯为工程师,指导常务且所有产品需运往国外市场。自光绪八年到十三年,营业失败。”由材料可知,公和永缫丝厂出现这种结局的主要原因在于(   )

A.深受各级官吏的盘剥压榨B.规模较小,技术力量薄弱

C.忽视了对国内市场的开拓D.过分依赖于外国资本主义

 

查看答案

1909年初,《大公报》上的一篇文章称:“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做游历,看看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得见一样……时常看看,岂不比听戏强的多么?”材料中使人们“开眼界”指的是(   )

A.报纸B.广播C.电影D.电视

 

查看答案

著名学者辜鸿铭说:“咸同年间,粤匪扰乱。清廷如一丛病之躯,几难著手。得一时髦郎中湘乡曾姓者,拟方名曰洋务清火汤,服若干剂未见转机……”。“服若干剂未见转机”是因为此“药方”(   )

A.在政局动荡年代难以发挥作用B.不符合西学东渐的历史潮流

C.盲目自大以“天朝上国”自居D.对西方制度文明缺乏认识

 

查看答案

“1870年以后,因为官员们开始主办工业企业,许多买办商人都被招聘去当官办企业的经理。官员和士绅也纷纷从商,从而扩大了商人队伍。到了1900年,有那么多人亦官亦商,致使经商活动已经变成仕途以外另一个令人尊敬的选择了。”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

A.民族危机加深B.清政府政策的调整

C.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D.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