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古代中国取得了农耕文明的辉煌。随着时代的进步,固守本源,造成...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古代中国取得了农耕文明的辉煌。随着时代的进步,固守本源,造成中国经济落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织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而使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及相关的文化价值体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为文明转型。两千多年前,中国经过春秋战国五百年的混乱,完成了第一次文明转型。即“铁质农具+小农经济+君主官僚体制+儒道法意识形态”的中国传统文明终于成型。

材料二  有学者提出,大体而言,从春秋战国时期到隋唐时期几乎是纯粹的自然经济;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到了明清时期,在我国江南地区又出现了一种与自然经济完全相悖的新经济的萌芽。

材料三  被誉为“现代市场经济理论之父”的英国学者亚当斯密,最早提出了中国的“停滞性”问题:“中国一向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劳的国家。然而,许久以来,它似乎就处于停滞状态了。”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中国文明终于成型”体现在哪些方面?

(2)材料二中,宋元时期的“新型经济”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其泛起“微澜”的表现。

(3)据材料三,试以明清时期的史实论证亚当•斯密关于中国经济“停滞性”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1)体现:经济—实现了从井田制向土地私有制的转变,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成为主要生产方式;政治—完成了从分封制向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的转变,郡县制成为我国古代的基本地方行政制度;思想—儒道法思想孕育着道德、哲学、变革思想,形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准。(2)经济:指商品经济。表现:城市经济功能增强;城市经济繁荣、“市”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城郊和乡村间允许置市贸易;出现了最早的纸币“交子”;海外贸易发展迅速,外贸港口走向繁荣。(答出任意四点即可)(3)论证:明清时期虽然农耕经济高度发展,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这种新的经济因素只在局部发达的一些生产部门存在;明清统治者采取的重农抑商,对外闭关锁国,实行“海禁”,轻视技术等政策使中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大势,经济没有突破原有经济模式,陷于停滞状态。 【解析】 试题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政治上”可从郡县制逐渐取代分封制这一角度思考作答;“经济上”可从井田制逐渐瓦解,小农经济逐渐形成等角度思考作答;“思想文化上”可从“百家争鸣”的影响这一角度思考作答。 (2)本题主要考查宋元时期商业的发展,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第一小问“新型经济”由材料二中的信息“宋元时期”、“新型经济”即可得出“商品经济”的结论;第二小问“表现”可从“市”打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最早的纸币“交子”的出现、海外贸易的繁荣等角度思考作答。 (3)本题主要考查明清时期经济政策的影响,旨在考查正确评述相关史实的能力。可从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海禁”政策的局限性等角度思考作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朱熹曾说:“为仁者,必有以胜私欲而复于礼,则事皆天理,而本心之德复全于我矣。”他强调的是(   )

A.“理”是世界的本原B.成为“仁”者的重要性

C.道德修养的重要性D.成为仁者的主要途径

 

查看答案

乾隆、嘉庆时期的学者奉顾炎武为考据学的开山大师,道光、咸丰时期的学者则推崇他的经世致用之学。这一学风的变化折射出(   )

A.儒家思想正统地位削弱B.清朝后期社会危机加剧

C.科举考试内容发生巨变D.政府文化专制政策松动

 

查看答案

黄宗羲认为“秦变封建而为郡县,以郡县得私于我也;汉建庶孽(指诸侯王国),以其可以藩屏于我也;宋解方镇之兵,以方镇之不利于我也。此其法何曾有一毫为天下之心哉!而亦可谓之法乎?”对黄宗羲这一表述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包含有朴素辩证认识B.古代社会没有法律制度

C.主张为天下之人立法D.反映近代民主法治精神

 

查看答案

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国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

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

C.自然经济受到了进口货物的冲击

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

 

查看答案

1985年,一艘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沉船被发现,船上载有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该船沉没的时间最早应为(   )

A.北宋中期B.元末明初

C.明末清初D.鸦片战争时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