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898年6月,光绪皇帝宣谕:“中外大小臣工,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

1898年6月,光绪皇帝宣谕:“中外大小臣工,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各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成通经济变之才。”材料表明

A.“不做亡国之君”是光绪变法的初衷  

B.朝野上下达成了改革的共识

C.振兴农工商业是变法的核心

D.变法的指导思想与洋务运动相同

 

D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各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成通经济变之才。”可知没有反映出光绪变法“不做亡国之君”的初衷,故A项错误 ;朝野上下对改革仍然有分歧,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振兴农工商业在变法措施中的地位,故C项错误。 从材料“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各学之切于时务者”可以看出是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这与洋务运动相同,故D项正确;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戊戌变法·变法的指导思想 【名师点睛】“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中体”是指以孔孟之道为核心的儒家学说;“西学”是指近代西方的先进科技。“西学”为“中体”服务。它是封建主义文化和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结合的产物,目的是镇压人民起义,维护封建统治,对近代中国的政治思想产生过较大影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898年康有为在《上清帝第五书》中说:“若诏旨一下,天下雷动,士气奋跃,海内耸望……如是则庶政尽举,民心知戴。”从材料中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变法缺乏理论基础

B.变法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变法鼓舞了清军士气

D.维新派没有认识到变法的复杂性

 

查看答案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写道: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对人说:“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梁启超引这段话的根本意图是

A.证明中国进行社会政治变革的必要性  

B.寻找甲午中日战争日胜中败的原因

C.批评洋务运动未能使中国富强 

D.比较中日近代化道路的异同

 

查看答案

日本的君主立宪制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在形式上是相同的,但在实质上有极大差异。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前者君主权力至高无上,后者君主权力受宪法制约

B.前者天皇凌驾于议会之上,后者议会权力超过国王

C.前者是封建政治体制,后者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D.前者内阁大臣对天皇负责,后者内阁大臣对议会负责

 

查看答案

与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相比,日本明治维新还涉及到

A.引进西方技术,发展民族工业

B.改革行政制度,强化中央集权

C.传播西方文化,革新教育内容

D.宣布制定宪法,确立立宪政体

 

查看答案

1880年,日本政府的一项教育指令称:应利用“古今之画像照片”宣传孝忠精神;与其过分关注高深的理论和外语,不如对农商庶民施以适于生存的实际教育。结合所学判断,该指令

A.试图阻止西方科技的传播

B.表明忠孝精神已在日本瓦解

C.旨在强化日本社会的等级制度

D.旨在培养掌握现代技能的忠顺臣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