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世纪末,清政府多次谕令各省“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其主要目的是(...

19世纪末,清政府多次谕令各省“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其主要目的是(    )

A.扶持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B.获取资产阶级的政治支持

C.调整经济政策以救亡图存

D.扩大税源以解决财政危机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9世纪末正值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为了支付巨额赔款,被迫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以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故D正确;A不是清政府主要目的;B中支持说法错误;C中救亡图存不是主要目的。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原因 【名师点睛】 阶段 原因 表现 初步发展(19世纪末) (1)列强的资本输出进一步瓦解自然经济(2)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1)民间出现办厂热潮(2)由沿海向内地扩展 短暂春天(1912-1919年) (1)辛亥革命的胜利扫除了一些障碍(2)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 (3)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4)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对华侵略 (1)纺织业、面粉业发展迅速(2)厂矿企业增多 (3)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萧条 较快发展(1927-1936年) 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1)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2)国民生产总值逐年增长 沉重打击(抗战爆发后) (1)沦陷区:日军的破坏和吞并(2)国统区:国民政府实行战时体制,官僚资本的压榨 官僚资本膨胀,民族资本日益萎缩 陷入绝境(抗战胜利后) (1)美国商品的冲击(2)官僚资本的挤压 (3)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滥发纸币 导致通货膨胀,工厂、矿山、店铺等纷纷倒闭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洋务运动中轮船招商局的创办,使洋商垄断收入锐减,中国减少外流之白银当在数千万两之巨,中国之航权,唯贵局是赖。材料反映了洋务运动(  )

A.扭转了中外贸易的入超局面

B.垄断了中国航运权

C.达到了分洋利的目的

D.实现了自强与求富

 

查看答案

《中国资本主义与国内市场》一书记载:“1933年,工业总产值中(包括制造业和矿冶业),消费资料工业产值占70%以上,而生产资料工业产值不到30%。1936年,生产资料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23%,而消费资料工业产值则占工业总产值的77%。”材料反映的实质是

A.消费资料的工业产值比重稳步增长,生产资料的比重逐年下降

B.中国近代工业结构的畸形发展,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C.民族工业在20世纪30年代得到较快发展,但工业布局不合理

D.在官僚资本和外国资本的双重压榨下,民族工业发展举步维艰

 

查看答案

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是

A.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B.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

C.西方侵略者控制中国海关     D.农产品的商品化

 

查看答案

据统计,从1840年至1894年,我国粮食商品率由10%增长到16%。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近代工业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

B.引进西方技术农业发展迅速

C.经济作物大量销售到世界市场

D.列强大量收购粮食出口激增

 

查看答案

在无线电和电视时代,工人阶级的物质生活提高到中产阶级的水准。与此同时,人们的闲暇大多花在“嬉戏逗趣的活动”上,这就是所谓的中产阶级精神生活的无产阶级化。这反映了

A.无线电和电视技术在人们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

B.现代科技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社会进步的毒瘤

C.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没能避免人们精神的空虚

D.工人阶级作为无产者的阶级属性暂时难以改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