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于19世纪后半期创建新式工业。当时,西方拼...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于19世纪后半期创建新式工业。当时,西方拼命地向中国推销棉纺织品和鸦片,而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的却是当时洋务派所说的“机船矿路”。“机”主要指兵器, “船”主要指战船,“矿”主要指煤矿,“路”指铁路。为了制造“机”“船”,修筑铁路,钢铁的生产也突出出来。这些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都是追赶时代的。然而,它们是一些投资高的产业,因此外国资本不肯在中国设置机械制造、钢铁冶炼等厂矿;中国的私人资本则功力不足;……及至20世纪初叶,中国的“机船矿路”建设归于失败。

——董志凯《从“机船矿路”到“瓶颈产业”——中国百年投资结构之联想》

材料二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第一天起,应该说就担负起100多年来受到严重阻碍的工业化重任。但是从1953年我国完成战后的经济恢复,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以后,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着中国共产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从1953-1978年间中国选择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从工业基础相当薄弱,到现在我国主要农产品和工业品产量已居世界第一住。虽然这种传统的工业化发展模式所取得的一些成就值得肯定,但是它对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城市化进程等产生了消极影响,使中国经济发展付出了沉重代价。

——武力《中国共产党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和实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工业兴起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分析早期“机船矿路”建设归于失败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50 年代我国工业化的历程。

(4)谈谈这种历程对当今“新型工业化”建设的启示。

 

(1)背景:西方工业革命的开展;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出现变动,自然经济加速解体;洋务运动的兴起。 (2)败因:主要发展投资高的重工业且私人资本功力不足;设各技术严重依赖外国(西方列强不让中国掌握真正的技术),影响企业的生产;官办企业封建衙门和官僚体制,遏制企业的发展;封建顽固派的阻挠和破坏,加大工业发展的阻力。(7分) (3)历程:1953-1957年“一五”计划的实施: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3分)1958年发动“大跃进”运动:浪费了大量人力和资源;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造成环境破坏等。(3分) (4)启示:1.根据本国国情,制定经济发展计划,不要盲目借鉴别国体制。2.根据生产力水平,工业化与其他产业协调发展,调整好重工业与轻工业比例,既要发展重工业,又要注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3不要盲目追求速度,应先注重质量,再提高速度,使工业化又好叉快发展。4.国际关系影响国家工业化发展,应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过分依赖别国。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获取信息能力,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中的信息“中国于19世纪后半期创建新式工业。当时,西方拼命地向中国推销棉纺织品和鸦片”信息并结合所学晚清民族危机西方工业革命的开展;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出现变动,自然经济加速解体;洋务运动的兴起等角度回答。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获取信息以及分析论证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一中“这些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都是追赶时代的。然而,它们是一些投资高的产业,因此外国资本不肯在中国设置机械制造、钢铁冶炼等厂矿;中国的私人资本则功力不足”的信息逐条归纳作答。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获取信息以及分析论证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二中“但是从1953年我国完成战后的经济恢复,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以后,从1953-1978年间中国选择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并结合新中国工业化建设史实从建国初一五计划、大跃进等三个阶段的信息逐条归纳作答。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获取信息以及分析论证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中工业化信息以及“新型工业化”建设的启示从“根据本国国情,制定经济发展计划,不要盲目借鉴别国体制、根据生产力水平,工业化与其他产业协调发展,调整好重工业与轻工业比例,既要发展重工业,又要注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要盲目追求速度,应先注重质量,再提高速度,使工业化又好叉快发展以及国际关系影响国家工业化发展,”等归纳作答。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经济建设的探索时期·一五计划和大跃进 【名师点睛】通过中共八大、“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十年“文革”等主要事件总结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经验教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本专题的核心内容,在复习这一部分内容时考生要掌握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格局形成、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义。其次,运用辩证的观点分析历史问题,既要看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总结其经验;又要正确看待探索中的挫折,尤其是“文革”时期的挫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变化

材料二  1978年,安徽凤阳农民说:“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1979年,凤阳全县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长49%,卖给国家粮食4450万千克。

(1)依据材料一所给的图示回答,近代民族企业诞生于什么时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近代民族企业最早产生在哪些地方?

(2)根据材料一所给的图示判断,近代民族企业发展的黄金时期是什么时候?结合所学知识分户析它迅速发展的原因?

(3)结合材料二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农村采取了什么重大的经济体制改革举措?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村“大包干”的实施有何作用?

 

查看答案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是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重大变革

B.适应了中国农村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C.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最高形式

D.是实行国家资木主义的表现

 

查看答案

1979年6月25日,四川宁江机床厂在《人民日报》刊登右图所示广告。该现象反映出当时中国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B.商品资源基本实现市场配置

C.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有所提高

D.确定四川为对外开放的试点区

 

查看答案

发生于20世纪九十年代初,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重要史实是

A.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B.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

C.划定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D.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查看答案

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最根本的转变是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最根本的转变是(   

A.企业管理制度的转变         B.资源配置的转变

C.经营机制的转变             D.流通体制的转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