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观察早期(17世纪上半叶止)三角贸易示意图,航程①所载的货物最有可能是( ) A...

观察早期17世纪上半叶止三角贸易示意图航程①所载的货物最有可能是    

A.黑奴和象牙等贵重物品

B.镜子等手工业品

C.烟草、玉米等种植园产品

D.棉布等机器产品

 

B 【解析】 试题分析:航程①所载的货物是从西方殖民国家出发。黑奴和象牙等贵重物品是非洲生产的,故A项错误;镜子等手工业品是西方国家生产的,故B项正确;烟草玉米等种植园产品是美洲国家生产的,故C项错误;图片反映的是17世纪上半叶三角贸易,当时工业革命还没有开展,不可能出现棉布等机器产品,故D项错误。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荷兰、英国的殖民扩张•三角贸易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位欧洲航海家的临终遗言说道“从西班牙向西航行横渡大洋可到达印度……承万能主宰的佑助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包括被印第安人称为海地……的小西班牙。”该航海家应该是    

A.·伽马  B.麦哲伦  C.哥伦布  D.迪亚士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因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为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材料二 现在必须弄清一个不容置疑的问题,这就是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考虑生动的实际生活,必须考虑现实的确切事实,而不应当抱住昨天的理论不放。因为这种理论和任何理论一样,至多只能指出基本的、一般的东西,只能大体上概括实际生活中的复杂情况。

——列宁《论策略书》

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所说的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和“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分别指什么理论?“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的发现有何意义?

2概括材料二中列宁的观点举例说明列宁在俄国的革命和建设时期是如何实践这一观点的。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这一时期希腊人的思想、创造、艺术都进入了一个高潮……这种精神活动的领导及中心是雅典。因为30余年公元前466年—公元前428年雅典由一位朝气蓬勃思想自由的伯利克里统治着。他立志把被波斯人所蹂躏的城市在废墟中重建起来。雅典现存的名胜古迹中多数是这一次伟大重建的遗物。伯利克里不仅在物质上重建了雅典城而且复兴了雅典的精神。他不仅召集建筑师和雕刻家更与诗人、戏剧家、哲学家和教育家是好朋友。

——(美)H·G·威尔士《文明的溪流》

材料二 这座教堂自1506年开始破土动工,到1626年完成,花费了120年的时间,融入了几代建筑师的生命,凝聚了众多顶级建筑大师的智慧和心血。一位位大师在建造期间过世,又有一位位大师继承前人的艺术思想,融入自己的创作思维,最终完成了这一鬼斧神工之作。

-----摘编自方晓风《完美的穹顶——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的创新路径》

材料三 对于欧洲的现代化进程而言,真正的文化起点不是文艺复兴,而是开始于德国的宗教改革。……文艺复兴说到底是阿尔卑斯山以南的富庶世界,尤其是意大利的一场华丽而感性的时髦风潮,宗教改革则是贫穷而道德严谨的北欧世界的一场质朴而深刻的思想革命。

——赵《在天国与尘世之间》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这一时期古希腊雅典在“精神”领域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用一句话概括这座教堂在宗教上的地位并以其中一位建筑大师为例说明其对这座教堂建筑设计方面的贡献。

316世纪德国宗教改革的爆发与上述大教堂的修建有何联系根据材料三概括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之间的区别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宗教改革对欧洲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查看答案

改革和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方现代化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其优势与弊端都已经十分清楚。二战后人们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修正的方向是企图“超越”民族国家,但并不是消灭民族国家,而是在民族国家之上和之下的层面上对它进行“越位”,从而对它的主心骨——国家主权实行分解。

——钱乘旦《不平衡发展:20世纪历史与现代化》

材料二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所长米哈伊尔·季塔连科认为,中国改革开放留下“三大经验”:第一条经验是,中国领导人在改革开放之前进行了意识形态领域的准备工作,……第二条经验是,所有改革开放政策的制定都以中国特殊国情为基础,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改革,不像俄罗斯照搬西方经济教条;第三条经验是,政府推广政策时采取“循序渐进”的做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以20世纪50年代的欧洲为例,说明“修正”是如何“在两个方向上进行”的。

2当资本主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开始修补自己时社会主义自我完善的问题也提上议事日程。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所说中国“改革开放之前进行了意识形态领域的准备工作”的具体内容并简述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是如何“循序渐进”的。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当时冷战的情况下,新中国“一边倒”的外交战略选择引起了一些周边国家的担心和疑虑,如何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解决相互之间的争端与分歧,保障周边环境的和平与稳定,就成为新中国外交的一个重大课题。把和平共处的思想具体化为五项处理国家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中国政府在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时提出来的。

——宋晓芹《从和平共处、求同存异到维护世界的多样性》

材料二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在亚洲诞生,是因为它传承了亚洲人民崇尚和平的思想传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生动反映了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并赋予这些宗旨和原则以可见、可行、可依循的内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包含4个“互”字、1个“共”字,既代表了亚洲国家对国际关系的新期待,也体现了各国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的国际法治精神。

——习近平《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建设合作共赢美好世界》

材料三 尼克松的两段讲话:

1960年11月4日“我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共产党中国加入联合国。美国不应该尊敬一个不热爱和平的‘海盗’式国家。”

——纽约《每日新闻》

1972年“多年来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态度是主席和总理全然不能同意的。把我们带到一起来的是认识到世界上出现了新形势。”

——《尼克松回忆录》节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回答中国政府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在这一原则的指引下,新中国进行了哪些外交实践?

(2)据材料二,概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因。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使尼克松对华态度发生变化的“新形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