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中西文化论战 “又《新青年》前几卷原也有几篇倡导一种人生的文章,陈仲甫先生并有其...

中西文化论战

“又《新青年》前几卷原也有几篇倡导一种人生的文章,陈仲甫先生并有其《人生真义》一文;又倡导赛恩斯、德谟克拉西、批评的精神之结果也会要随着引出一种人生。但我对此都不敢无条件赞成。因为那西洋人从来的人生态度到现在已经见出好多弊病,受了严重的批评,而他们还略不如拣择的要原盘拿过来。

……其实这两种精神完全是对的;只能为无批评无条件的承认;即我所谓对西方化要“全盘承受”。怎样引进这两种精神实在是当今所急的;否则,我们将永此不配谈人格,我们将永此不配谈学术。

……刘仁航先生等就以为大家不要争权夺利就平息了纷乱,而从佛教给人一服清凉散,就不复争权夺利,可以太平。这实在是最错误的见解,与事理真相适得其反,我们现在所用的政治制度是采自西洋,而西洋则自其人之向前争求态度而得生产的,但我们大多救国民还依然是数千年来旧态度,对于政治不闻不问,对于个人权利绝不要求,与这种制度根本不适合。”

——粱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1)“西洋人从来的人生态度到现在已经见出好多弊端”,有哪些弊病?试举例说明。

(2)“这两种精神完全是对的”,“与这种制度根本不适合”,这里的“精神”与“制度”分别指的是什么?

(3)请归纳梁漱溟的主要观点。

 

(1)①信奉社会达尔文主义或者进化论,主张物竞天择。优胜劣汰,列强争夺殖民地,侵害弱国利益。②民族主义兴盛,列强为争夺霸权,引发世界大战。③资本逐利,竞争无序,导致两极分化,劳资矛盾严重,并引发经济危机。④使用机器、征服自然,资源环境问题凸显。⑤蜂拥城市,带来贫困,污染、犯罪等社会问题。(2)指民主与科学,民主共和制。(3)既主张学习西方又反对全盘西化,认为传统文化过于消极不符现实。或主张批判的学习西方、主张传统文化要与时俱进,符合实际。 【解析】 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第(1)题可从达尔文主义引发列强瓜分世界和世界大战、工业革命导致两极分化和环境污染等角度思考作答。第(2)题第一小问“精神”由材料中的信息“陈仲甫先生......倡导赛恩斯、德谟克拉西、批评的精神”即可得出“民主与科学”的结论;第二小问“制度”由材料中的信息“我们现在所用的政治制度是采自西洋”即可得出“民主共和制”的结论。第(3)题由材料中的信息“陈仲甫先生......倡导赛恩斯、德谟克拉西、批评的精神......我对此都不敢无条件赞成”即可得出“既主张学习西方又反对全盘西化”的结论;由材料中的信息“刘仁航先生等就以为大家不要争权夺利就平息了纷乱......这实在是最错误的见解”即可得出“传统文化过于消极不符现实”的结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代世界大国

(1)读图判断,公元前后东西方两大帝国分别是?

(2)两大国各是如何巩固帝国的长治久安的?

(3)对此你有何认识与启示?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社会大变革

仲尼既没之后,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至秦孝公,捐礼让而贵战争,弃仁义而用诈谲,苟以取强而已矣。夫篡盗之人,列为侯王;诈谲之国,兴立为强。是以转相仿效,后生师乏,遂相吞灭,并大兼小,暴师经岁,流血满野,父子不相亲,兄弟不相安,夫妇离散,莫保其命,湣然道德绝矣,晚世益甚。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敌侔争权,盖为战国。贪饕无耻,竟进无厌,国异政教,各自制断;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兵革不休,诈伪并起。

——西汉·刘向《战国策书录》

(1)阅读材料,概括当时社会转型时期的时代特征。

(2)作者对当时社会变革持何种态度,为什么?说出你判断的理由依据。

(3)你怎么看作者的观点?

 

查看答案

对下侧漫画解读准确的是(  

A.说明日本已建立法西斯政权B.反映明治维新时期政体建设

C.看出日本徒具现代政体之形D.讽刺日本内阁政府没有实权

 

查看答案

有史家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国领袖的性格:丘吉尔“有想象力但不稳定”,罗斯福“天真而喜欢喊口号”,他们并不比“往往情绪失常而暴怒”的希特勒更明智。对于这种说法,以下理解何者更为适当(  

A.这位史家对历史事实的客观陈述有一定的历史依据

B.这个说法只是这位史家的带个人主观性色彩的看法

C.可见因当时各国领导人不明智掀起第二次世界人战

D.这是史家从特定角度评论历史人物的结果可作参考

 

查看答案

下图是1913年共和党、国民党、进步党的党员证,这些图片的价值主要在于(  

 

共和党-民国二年四月    国民党-民国二年七月    进步党-民国二年五月

A.证明共和党才是最早的资产阶级政党

B.有助于研究中国政治转型期政治状况

C.反映出民国初年政党林立纷争的局面

D.佐证辛亥革命后共和观念普及与扩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