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0世纪是经济发展模式多样化的世纪,也是互相学习借鉴的世纪。 材料一: 美国19...

20世纪是经济发展模式多样化的世纪,也是互相学习借鉴的世纪。

材料一:  美国1925~1945年失业率示意图

材料二:         1913至1937年苏联主要工业指标的排名

 

1913年

1928年

1932年

1937年

 

世界

世界

世界

欧洲

世界

欧洲

工业总产值

5

5

3

2

2

1

机器制造业

4

4

2

1

2

1

电力

15

10

7

4

3

2

5

5

5

4

3

3

材料三:              二战后苏联工业改革的措施摘录

领导人

措施

赫鲁晓夫

将部分中央企业的管理权下放给加盟共和国;给企业部分权利

勃列日涅夫

扩大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进管理

戈尔巴乔夫

承认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要求国家主要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

 

材料四:20世纪50和90年代,中国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上,曾先后借鉴苏联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1992年,邓小平同志说:“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市场,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

请回答:

(1)写出与材料一所示1933年后美国失业率变化相关的重大事件,并指出其实质。

(2)依据材料二,说明1928至1937年苏联工业发展取得的成就,概括取得此成就的主要原因。

(3)依据材料三,归纳苏联改革的思路或脉络。

(4)结合所学,指出20世纪后期中国经济体制发生的变化。综合以上材料,简述以上三个国家的改革之路带给我们的启示。

 

(1)事件:罗斯福新政。实质:放弃自由放任政策,转由国家干预经济或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答出后一点即2分) (2)成就: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强大的工业国,或工业产值跃居世界第二位,或实现了工业化;原因:采用了斯大林经济模式或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3)权力下放,运用经济或市场手段。(2分,答改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给1分) (4)变化:改革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启示:经济体制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自由放任或计划经济都不能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求;不断调整和创新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依据国情,经济发展模式多样化;各国互相学习借鉴;遵循经济(市场)规律;(言之成理即给3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数据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图片不难发现1933年后美国失业率在下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主要是由于罗斯福新政措施的实施导致的。第二问罗斯福新政的实质结合所学从国家干预经济角度回答即可。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表格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表格中1913年到1937年苏联工业指标和排名的变化可以看出苏联工业产值跃居世界第二位,或实现了工业化。第二问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实行角度回答。 (3)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概括能力。由“将部分中央企业的管理权下放给加盟共和国;给企业部分权利、扩大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进管理承认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要求国家主要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可以概括出权力下放,运用经济或市场手段。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渐将计划经济改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综合上述三个国家的改革可以看到经济体制必须要和生产力相适应,发展模式必须要适合国情,国家之间可以相互借鉴等。 考点: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罗斯福新政·实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斯大林模式·成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人类进入近代以来,各国的孤立状态逐渐被打破,世界日益连成为一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航路开辟后,原有的商品如粮食、白糖、香料都有大的增加;同时一些新商品也出现在欧洲市场上,例如美洲的烟草、可可,非洲的咖啡,中国的茶叶。……一方面是许多商业金融机构的建立,有信贷机构、殖民贸易股份有限公司、交易所等。……中世纪兴旺发达的地中海贸易成为昨日黄花,威尼斯、热那亚等城市的商业地位一落千丈……而里斯本、伦敦、安特卫普和阿姆斯特丹成为重要的国际商业都市……

——摘自刘景华《人类六千年》

材料二: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一说明了新航路开辟对欧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根据材料提炼其具体表现。

(2)材料二是哪一经济组织的标志?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

(3)材料三漫画反映出全球化进程中存在着哪些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面对全球化进程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应该如何应对?

(4)为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中国政府在1992年、2001年分别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农业生产统计表(金额单位:亿元)

年份

1952年

1953年

1954年

1955年

1956年

农业总产值

461

510

535

575

610

 

 

 

材料四:  下图是张德元、潘林《农民眼中的农村改革三十年----基于安徽省十六市农村千人问卷调查》的部分结果:

请回答:

(1)小农经济自战国以后,一直在中国古代经济中占统治地位。根据材料一分析小农经济产生的条件有哪些?

(2)依据材料二分析近代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52~1956年新中国农业经济状况?这一状况的出现与当时在农村开展的什么运动有关?

(4)从材料四看安徽省农民对农村土地承包制的评价,有58%的人认为:总体来看是好的。结合你的理解,说明这一评价的理由。

 

查看答案

近年来,巴西的主要出口农产品咖啡、甘蔗、大豆、可可、铁矿石等价格猛涨,给巴西的相关企业带来了巨额利润,相关企业工人工资很高,带动了巴西全国工人工资上涨,但使巴西在国际工业制成品竞争中失去了低工资成本的优势。这一材料表明(  )

A.巴西制成品的进口超过出口 

B.巴西已成为发达经济体成员

C.新兴经济体的经济竞争加剧

D.经济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

 

查看答案

2008年9月4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据灾损报告,四川汶川地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541亿元。灾后重建任务艰巨,除努力自救外,中国如需向国际社会寻求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应该向下列哪一国际机构提出申请(   

 

 

查看答案

二次大战后,美国登上了资本主义世界盟主地位,美元的国际地位因其国际黄金储备的巨大实力而空前稳固,这使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成为可能。下列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源于1944年一次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

②确立了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统治地位

③对世界经济的复兴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④适应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