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唐律疏议•斗讼》规定,对于“挟私弹事不实者”,“挟私饰诈,妄作纠弹者”,处以与...

《唐律疏议•斗讼》规定,对于“挟私弹事不实者”,“挟私饰诈,妄作纠弹者”,处以与“诬告之罪”相等的“反坐”。清代制定了非常完整的互监法,规定“凡定差不公,考核不当,巡按贤者不荐,不肖者不纠,诸御史亦得论劾。”上述古代监察制度的基本特点是(   )

A.立法加强对监察官吏的监督与惩处

B.监察机关与监察权逐步独立

C.监察组织体制不断完善和系统化

D.监察权限和范围不断扩大

 

A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文字《唐律疏议•斗讼》“反坐”、“挟私弹事不实者”、“挟私饰诈,妄作纠弹者”、清代互监法“论劾”、“诸御史”可知,唐、清两代监察制度的基本特点是立法加强对监察官吏的监督与惩处。A项表述符合题意,正确;BCD三项表述都不符合题意,均排除。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西周时期,“‘宗’原先握有的那些权渐渐于无形中转移给了‘君’,而成为‘君有合族之道’。君权既并吞了宗权,于是形成君不见宗的‘有君无宗状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君权与宗权合并,形成中央集权体制

B.扩充以君权为中心的宗法封建制

C.周天子的权威得以强化,宗法制消亡

D.分封制度随着君权的加强而消弭

 

查看答案

下图是西周初期的分封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西周建立之初所封诸侯多集中于镐京的东北部、东部、东南部,而统治中心的渭水流域及西面、北面几乎没有。其如此封侯布局的主要目的是(  

A.扩展周王朝的疆域B.监督商族残余势力

C.利于周朝文化远播D.防范诸侯割据称雄

 

查看答案

据清人顾栋高统计,春秋一代,国君被杀的有33位,周天子被赶出国都的有3人。诸侯国君被赶下台的有12君,卿大夫据封地叛国有6人,以武力从外面打进国都夺权有3起。材料现象最能说明(   )

A.周天子丧失“共主”地位B.宗法制度遭到严重的破坏

C.诸侯间争霸战争日趋激烈D.分封制已不适应形势需要

 

查看答案

“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出自《论语•尧曰》。西周分封的诸侯国中体现了这一思想的是(   )

A.B.齐C.宋D.燕

 

查看答案

山东常被称为“齐鲁之邦”,这与西周的分封制有关,但山东的简称是鲁,而不是齐。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A.鲁国的历史更为悠久B.受宗法制正统观念影响

C.因孔子受到历代推崇D.由分封制等级体系决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