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从1888至1919年,除了1899年一年外,中国原棉的出口大于进口。与棉花出口...

从1888至1919年,除了1899年一年外,中国原棉的出口大于进口。与棉花出口增加一起出现的情况是原棉价格的稳步上涨,同时又从印度和日本运进了价格较低的机制纱。这一现象(   )

A.加剧了自然经济的解体B.加强了工业国产品竞争优势

C.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D.扭转了中国贸易的入超局面

 

A 【解析】 试题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从1888年至1911年,除了1899年一年外,中国原棉的出口大于进口”说明中国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根据材料中“又从印度和日本运进了价格较低的机制纱”冲击了中国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故A项正确;根据材料中“又从印度和日本运进了价格较低的机制纱”得出并不是加强工业国的产品竞争优势,故B项错误;中国的原料大量出口,运进大量的机制纱,不会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故C项错误;在此之前,中国的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中国在农耕文明轨道上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里的“变异”主要表现为(   )

A.农业生产技术领先于世界

B.白银大量流通,商业资本日趋活跃

C.耕地面积扩大,人口增长

D.统治者严格限制市镇手工商业的发展

 

查看答案

侯建新在《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和中国》中说:“他们(徽商)一方面耗费巨额利润来促使自己缙绅化,另一方面又将大量财富抛向非生产领域,诸如购置族田,建祠,修家谱,以及提倡程朱理学等。”徽商这种资金流向和消费形态不能反映(   )

A.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只能是自然经济的补充

B.中国传统商人深受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影响

C.专制体制是中国社会进步的巨大障碍

D.帝国时代商业资本不会转化为产业资本

 

查看答案

据古代文献记载:秦汉时期铁犁牛耕技术虽有进步,但尚未普及,占主导地位的起土、翻土农具仍以锸、锄为主。导致此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

A.耕牛的极度缺少B.精耕细作的需要

C.冶铁技术的落后D.小农经济的局限

 

查看答案

《新唐书》记载:“唐制……日暮鼓八百声而门闭。五更二点鼓自内发,诸街鼓承振,坊市门皆起。”陆游《老学庵笔记》载:“京都街鼓今尚废,后生读唐诗文及街鼓者,往往茫然不能知。”唐宋街鼓这一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

A.社会治安明显好转B.科举制让人埋首功名

C.坊市制度已经崩溃D.城市管理更加严格

 

查看答案

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之后,除了王室,中国的民间社会基本采取“分户析产制”,即父母将家庭财产(尤其是土地)平均分配给每个儿子。这一制度(  

A.颠覆了宗法制的传统B.加速了小农经济的瓦解

C.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D.提高了土地自由流转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