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海建说:“在宏观的历史叙述中,细节经常被无意或有意的忽略。如此这般的直接结果是,历史被叙述为运动方向明确的具有某种必然性的潮流。由此引发的直接思考是,戊戌变法若真是顺应历史潮流的必然事件,其结局似不应如此。连续13年的观察使我感到,戊戌变法很可能是一偶发的事件,其发生、发展到最后的结局,充满着变数,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很可能就存在于那些历史的细节之中。”这表明
A.戊戌变法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 B.宏观史学缺乏必要的研究价值
C.研究戊戌变法需要更加重视细节 D.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地表现历史
有学者认为:“似乎十分有悖常理但又千真万确的是,对西方实际统治的反抗已大大有助于完成西方文化对世界的征服。”符合文中所说的“反抗”包括
A.太平天国运动和美国独立 B.维新运动和义和团运动
C.洋务运动以及新文化运动 D.明治维新以及五四运动
列宁曾指出,经过1861年改革,“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其主要论据应是
A. 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
B. 农民通过赎买的方式获得土地
C. 农民能得到属于自己的份地
D. 农民仍然受到村社的严格管理
14~16世纪,欧洲天主教会的统治受到巨大冲击,冲击天主教会统治的因素有
①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反对教会的特权地位,强烈要求分享政治权利
②一些国家的君主也想摆脱天主教会的束缚
③思想文化领域中出现了文艺复兴
④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学习了宗教改革之后,甲、乙、丙三位同学对宗教改革产生了不同的看法。甲说:宗教改革是一场政治运动;乙说宗教改革运动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丙说宗教改革运动是资产阶级的一场反封建斗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丙的说法都正确
B.甲、丙的说法正确,乙的说法不正确
C.乙、丙的说法正确,甲的说法不正确
D.甲、乙的说法正确,丙的说法不正确
“当钱投入钱柜丁当作响时,增加的只是贪婪爱财的欲望,而不是灵魂升天。……信徒得救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只有靠终生‘悔改’,才是基督教的正道。”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反对兜售赎罪券 B.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C.主张“信仰得救” D.希望结束分裂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