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1年梁启超首先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五四运动之后“中华民族”一词逐渐普及,几乎家喻户晓。“中华民族”概念从产生到被认同的背景应该是
A.军阀割据战火连年 B.维新思想初见端倪
C.传统文化备受冲击 D.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陈独秀说:“1911年10月10日的中国革命,不过是宗法式的统一国家及奴才制的满清宫廷瓦解之表征。至于一切教会式的儒士阶级的思想,经院派的诵咒书符教育,几乎丝毫没有受伤”。他关于辛亥革命的评价
A.代表了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认知水平
B.对思想启蒙方面的局限性认识不足
C.肯定了反对专制、追求民主的愿望
D.基本上不符合辛亥革命的历史事实
英国领事富里赐在《天京游记》中说:“我不能不承认他是我所认识的最开通的中国人。他极熟悉地理,又略识机器工程,又承认西洋文明之优越。”材料中的“他”最有可能是
A.洪秀全 B.洪仁玕
C.曾国藩 D.石达开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后的几年中,西方大规模的、似乎不可抗拒的入侵使中国的生存似乎都受到威胁,结果,愈来愈多的中国领导人被迫得出这样的结论:重大的变革是生存所必不可少的,而且这种变革不能仅局限于军事和经济方面。”文中省略掉的“……”应是 :( )
A.鸦片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
C.戊戌变法 D.甲午中日战争
某专家在评价太平天国运动时说:“(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平等的许诺……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下列最有可能导致“贫民失望”的是
A.金田起义仓促举事 B.《天朝田亩制度》流于空想
C.定都天京斗志松懈 D.《资政新篇》因故未能实行
英、德同为君主立宪制国家,但两国君主的权力差异很大,英国君主只是国家的象征,而德国皇帝却是国家权力的中心,根本原因是( )
A.两国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
B.两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时间不同
C.两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程度不同
D.两国统治阶级的构成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