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中后期的小说《醒世恒言》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施复夫妇是苏州织绸的小户人家,不到十年,积累了大量财富,后来又买了三四十张织机,雇人织绸,成为了新兴的丝织业工场主。这反映此时期出现了[
A.官营手工业 B.民营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 D.资本主义萌芽
余秋雨称之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有了它,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这项水利工程是
A. 大运河 B.都江堰 C.郑国渠 D.白渠
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A.铁犁牛耕的出现
B.耕犁技术的成熟
C.精耕细作的开始
D.单位亩产量提高
“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这两句歌词反映的我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不包括
A.自给自足 B.无需交纳赋税
C.男耕女织 D.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第5表 死者的遗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
第3表 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第8表 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同样的伤害。不过,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付300阿司罚金;如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
第11表 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摘编自《十二铜表法》
材料二:万民法保护除奴隶以外的自由民,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它规定奴隶制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材料三:“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及追求幸福的权利。”
——美国1776年发表的《独立宣言》
材料四:“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除非由于合法认定的公共需要的明显要求,并且在事先公平补偿的条件下,任何人的财产都不能被剥夺。”
——法国1789年制定的《人权宣言》
请回答:
(1)材料一《十二铜表法》的出现在当时有何进步作用?你认为这些法律规定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吗?请举例说明。
(2)材料三、四和材料二之间是什么关系?上述材料都强调运用何种手段管理社会?又体现了怎样的社会进步发展趋势?
(3)贯穿上述法律的基本精神观念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罗马法为近代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及欧美各国的立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民初的国歌歌词:“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山河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材料二 “我向上海的总领事发出具体的指示,告诫美国侨民团体,既不要鼓动也不要反对这场运动……没有人会不同意中国学生的目的和理想,他们是在为民族的自由和新生而战。”
——芮恩斯《一个美国外交官在中国——1913-1919》
材料三 今本危急存亡之秋,又有“五四”运动及各省响应。……平民之思潮,乃吾人所以立国。……今日群众,本渐有平民思想之觉悟,正可因势利导。
——《恽代英日记》(1919年7月5日)
材料四 我们是一个很大的国家,我们的战争是进步的战争,我们又有国际的援助。在这里,亡国论者与悲观主义者喃喃发出其“抗战必亡”、“再战必亡”、 学=科-网的胡说。我们相反,我们要根据十五个月经验中已经证明了的东西,向全党全国明确地指出我们国家与我们战争的长处与短处,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克服自己的短处与不利条件,为争取最后胜利而斗争。
——毛泽东《论新阶段抗日民族战争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展的新阶段》(1938年10月)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旧邦新造”指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中国学生的目的和理想”指的是什么?
(3)材料三表明,五四运动从学生运动向平民运动转化是历史发展的方向。据所学知识分析“平民思想”产生的背景,并说说你对“因势利导”的理解。
(4)材料四中“十五个月经验”最主要的经验是什么?毛泽东所讲的“最后胜利”有何深远影响?
(5)上述四则材料揭示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题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