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学术界撰文探讨中华民国成立、《临时约法》颁布对中国近代化历程推动的意义。阅读材料...

学术界撰文探讨中华民国成立、《临时约法》颁布对中国近代化历程推动的意义。阅读材料:

材料一 偶然与必然

有人认为,1911年武昌发生的那些事是一场意外意外里的意外。这场意外毁了一个王朝像扳道岔一样把古老的中国扳到了另一个轨道上。也有人认为它不是一场意外而是19世纪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材料二 肯定与否定

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近代中国社会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抉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共和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因为它在中国的历史、传统、政治经历、制度、天性、信仰、观念或习惯中毫无根基。它是外国的、空洞的是附加在中国之上的。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成功与局限

君主专制政体 社会生活 民主共和 民族资本主义 半殖民地半封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1911年武昌发生的那些事是一场意外吗?为什么?

(2)材料二中对民国的评价有何不同?

(3)结合所学知识运用材料三中的五个词语以成功与局限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

要求:紧扣主题观点合理;史实准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合乎逻辑;字数在100字左右。

 

(1)不是一场意外。辛亥革命是19世纪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包括:19世纪中叶以后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壮大;中国民众救亡图存意识的增强;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 (2)前者认为“民国”的建立是中国社会发生的重大变化,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后者认为“民国”在中国缺乏根基,失败是必然的。 (3)辛亥革命推翻了在中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引起了人们社会生活的变迁。但由于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因此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言之成理即可,6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以及调动知识解题的能力,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中“1911年武昌发生的那些事,是一场意外,意外里的意外。这场意外,毁了一个王朝”以及所学的知识进行判断;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19世纪中叶以后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壮大;中国民众救亡图存意识的增强;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的角度归纳作答。 (2)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以及调动知识解题的能力,本题分为两个部分回答,前者部分依据材料二中 “它抉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进行判断作答;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二中后半部分“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共和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毫无根基”的信息归纳回答。 (3)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以及调动知识解题的能力,论证要结合所学以及依据材料三中“辛亥革命推翻了在中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引起了人们社会生活的变迁。但由于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因此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的角度归纳回答。 考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辛亥革命·特点结果及评价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每个国家基于自己的历史和现实,其政治制度必然会有自己的特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首先是《权利法案》(1689),规定非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停止实施任何法律和征收任何新税……第三是“三年法案”(1694),规定每三年必须召开一次议会,每届议会的任期不得超过三年……英国的王权还从来没有被套上这么多的“紧箍咒”。这个以往一直自以为只受制于上帝的权威,如今已完全受制于议会了,其神圣的光环已荡然无存。至此,国王的专权在英国已无可能。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美国)《联邦宪法》的制定者们在热切希望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同时,一刻也没有放松对于一切形式的专制政治的警惕……现代民主政治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制度性要素应运而生。这些制度性要素主要就是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亦即通过各州与联邦政府的分权……,来实现各种政治权力之间的全面制衡,以防止任何一个政治势力单独控制全国的政治生活。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

——《德意志帝国宪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权利法案》使英国的王权发生了什么变化?18世纪中叶,英国王权是如何被进一步架空的?

(2)据材料二概括美国联邦制所体现的权力结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是如何通过“各州与联邦政府的分权”来实现政治权力的制衡的?

(3)从君主的权力方面谈谈材料一和材料三反映的政治体制有何不同,联系两国政治体制确立的背景分析其原因。

(4)如果以上述材料作为研究性学习素材,请你为该组材料确定恰当的主题。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商业的发展使得种植葡萄和橄榄比种粮食更有利可图,结果产生了新的富户,但又使那些不能投资葡萄因或橄榄因的农民陷入贫困。贫困的农民由于还不清债务而沦为半奴隶状态,显然几乎就要反叛。贵族统治者为制止这场阶级间的战事,便宣布紧急将权力交给一个名叫梭伦的商人。

——罗伯特·E·勒纳《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  “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政治制度……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媾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长成。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古希腊当时的社会状况。上述状况导致古希腊产生了怎样的政治体制?

(2)材料二描述的古代中国政治体制与古希腊有何不同?指出古代中国政治体制产生的经济根源。

(3)材料三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近代史上的1例加以说明。

(4)综合上述材料,你对人类政治体制的发展有何认识?

 

查看答案

1878年5月,俾斯麦提交的“反对社会民主党企图危害治安的法令”草案遭到帝国议会否决。不久,按照俾斯麦的要求,联邦议会解散了帝国议会并重新选举。10月19日,新一届帝国议会以221票对149票通过了该法令,经皇帝批准,21日起法令生效。这反映了当时德意志帝国

A首相有权力解散帝国议会

B皇帝只有形式上批准法律的权力

C帝国议会的立法权受行政权控制 

D联邦议会没有任何立法权

 

查看答案

“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在1787年制宪会议上说:“需要筑起一道篱笆,即挑选一部分经过启蒙的公民,人数有限而立场坚定,时时能够起来提出异议,对付激进狂躁的众议员,保护有可能受到多数人压迫的少数。”据此判断,美国设立参议院的主要目的是

A.削弱众议院的职权                   B.实现制衡的最大化

C.精英政治取代平民政治               D.避免多数人的暴政

 

查看答案

根据美国宪法,总统集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武装力量统帅于一身,除拥有属于其本职的行政权、外交权和军事权之外,还掌握着部分立法权和部分司法权。这里“部分立法权和部分司法权”指的是

A.对立法拥有一定的否决权             B.对法官拥有灵活的任免权

C.对宪法拥有权威的解释权             D.对国会拥有绝对的控制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