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70年前,联合国这一最具普遍性、代表性、权威性的国际组织建立,开启了人类合作的新...

70年前,联合国这一最具普遍性、代表性、权威性的国际组织建立,开启了人类合作的新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相逢之歌

1945626,《联合国宪章》接受各国代表的签字认可。按照四个邀请国英文字母的顺序,中国是第一个在宪章上签字的国家。董必武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唯一代表,郑重地在文件上签字。签字仪式结束,根据苏联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的《相逢之歌》填词而成的《联合国之歌》在会场上响起!“奋起解除我国的束缚,在黑暗压迫下,人民怒吼声如雷鸣,如光阴流水般无情。太阳必然迎着清晨,江河自然流入海洋。人类新世纪已经来临,我子孙多自由光荣。”《联合国之歌》的名字原来是“相逢”!我们的国家,今天才与世界各国相逢么?!董必武静静地思考着……

——黎风《联合国重大决策内幕揭秘》

材料二  重返之旅

19509月,在美国操纵下,第五届联大否决了苏联和印度分别提出的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提案。1951年,美国操纵第六届联大否决了苏联等国代表提出的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席位问题列入联大议程的提案,并通过了“延期审议”中国代表权问题的决议。1961年,第16届联大决定将中国代表权问题列入联大议程。这是对美国为阻挠恢复新中国合法权利而设置的重重障碍的重大突破。19717月,美国仍然继续阻挠联合国正确解决中国代表权问题。19711025,联合国第1976次全体会议以压倒性多数通过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一切合法权利”的2758号决议。19711115上午10时,风度翩翩的乔冠华率领中国代表团第一次出现在联合国会议大厅,正式参加第26届联大会议。他不仅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华与文采,更体现了中国这个泱泱大国的风度和气质,使新中国代表团以近乎完美的表现完成了在联大的首次“亮相”。

——《羊城晚报》

材料三  维和之美

19889月,中国正式申请加入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特别委员会。19904月,中国首次向联合国停战监督组织派出5名军事观察员。19924月,中国第一支“蓝盔”部队——军事工程大队赴柬埔寨执行任务。……25年来,中国军队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忠实履行维护世界和平的神圣使命。无论在战火纷飞的马里,还是疾病肆虐的刚果(金);无论在炎热无比的苏丹,还是险情重重的黎巴嫩,处处活跃着中国维和军人的身影。据国防部维和事务办公宣统计,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以来,中国军队累计派出维和官兵30178人,先后有10名官兵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献出宝贵生命。中国维和官兵新建、修复11万余公里道路和300多座桥梁,排除地雷及各类未爆炸物9400余枚;接诊病人149万多人次;运送各类物资器材110万吨,运输总里程1200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300圈。

——人民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我们的国家,今天才与世界各国相逢”的理解。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重返联合国的曲折历程反映了世界格局怎样的变化?分析新中国代表团在联大首次完美“亮相”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特点。对此,你有何认识?

 

(1)理解示例: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落后挨打,国际地位一落千丈;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作为东方主战场,抗击了日本法西斯主要兵力,实现了国家和民族的救亡图存,支援了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反法西斯斗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历史性贡献,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与承认,国际地位大大提高,成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之一。(若从其它角度理解,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2)变化:由美苏两极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原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美国霸权主义的削弱;乔冠华的个人魅力。 (3)特点:积极主动参与;力度逐步加大;维和对象以发展中国家为主;不畏艰难险阻;参与人员多,涉及领域广,贡献大。 认识:中国是一个热爱和平,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的负责任大国。实现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应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共同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一讲述的是中国成为联合国成立之初的五大国之一,董必武作为代表对此事件进行了评述。从他的发言来看,他对于中国能够结束近代的屈辱走向联合国十分的激动,因此对“我们的国家,今天才与世界各国相逢”的理解也要从这方面开始,着重强调中国对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和牺牲。 (2)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材料二涉及的是中国重返联合国,获得了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的位置。中国之所以能够在1971年重新获得合法席位,说到底是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这是内部的根本原因。对于外在的原因,我们从第三世界来分析,以及从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角度来谈。这些变化也都蕴含在其中。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中介绍的是有关中国在联合国中起到的作用,主要突出了在维和这一环节中中国的表现。从材料的叙述来看,中国主动承担任务,挑起大梁,发挥作用,投入的力量也是最多的,这些都是特点。关于认识,我们要从积极的角度对此做出评价,要继续鼓励这类行动,彰显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应有的影响力。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开始·美苏争霸;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反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原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图是苏联人心目中的马歇尔计划。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A.美国摧毁了西欧经济基础

B.西欧成为美国的政治附庸

C.揭示了马歇尔计划的本质

D.反映了当时冷战国际形势

 

查看答案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国际上对中国抗战的前途大多抱悲观的看法。但193849路透社电讯说:“英军事当局对于中国津浦线之战局极为注意,最初中国军队获胜之消息传来,各方面尚不十分相信,但现在证明日军溃败之讯确为事实。”所以,英国报刊发表了赞扬中国胜利的评论。这表明  

A.反法西斯同盟国对中国的道义支持  

B.中国在国际上的大国地位得以确立

C.中日双方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变化  

D.中国的抗战赢得了国际舆论的肯定

 

查看答案

1940826日,中国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致电朱德:“顽寇陆续增兵,企图扫荡华北,截断我西北国际交通,兄等抽调劲旅,事以迎头袭击,粉碎其阴谋毒计,至深佩慰。”该电文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战  

A.策应了远征军赴缅作战的行动

B.支持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敌

C.配合了国民党徐州会战的进行

D.打通了海外援华的物质通道

 

查看答案

孙中山在最初开展革命活动时,主要赢得了秘密会社、下层阶级和海外华侨的支持,却没有得到士大夫阶层的拥护,他们普遍支持康有为和梁启超。1900年后,越来越多的士人加入了孙中山的事业,孙的形象由原先“犯上作乱者”一变而成为爱国志士。促成这种转变的主要因素是  

A.列强加剧侵略扩张                 B.革命思想的不断传播

C.清廷日益腐朽反动                 D.孙中山个人声望提高

 

查看答案

“雅典人不认为自己是完全不受约束的,但他在仅仅屈从于他人专断意志的‘约束’与由法律这一应受尊重的规则所确认的‘约束’之间做出了严格的界分,因为后者是一种自我强制。”这一论述反映了雅典人  

A.反对贵族政治的不公平    B.遵守正当程序制定的法律

C.更加注重对自我的约束    D.主张自由是法治的基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