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9年)甘地决定……采取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9年)甘地决定……采取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方式,来反对罗拉特法案,为此,他……一方面号召印度人民在一九一九年四月六日举行总罢业和绝食,……另一方面,不准人民群众以暴力手段反对英国殖民统治。这充分暴露了印度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世界现代史编写组《世界现代史》(上册)(1983年版)

材料二:(1919年)哈里发运动的领袖们接受了甘地主义的原则,……甘地在团结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争取印度民族独立的斗争中起了很大作用。他这时事实上是把哈里发运动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汇流成为统一的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

——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  (1994年版)

(1)上述两个材料是如何评价甘地在1919年印度民族独立运动中的作用的?这两种评价有何差异?

(2)这种评价的差异可能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

 

(1)评价:材料一认为甘地在运动中的作用“充分暴露了印度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材料二认为甘地‘对“争取印度民族独立的斗争起了很大作用”。 差异:材料一对甘地的作用偏向于否定;材料二充分肯定了甘地的作用。(7分) (2)可能的原因:①作者受到时代的局限:前者写于1983年,当时“文革”的左倾错误影响尚未完全消除;后者完成于1994年,经历了思想解放运动,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已较为客观、公正。②作者的史观不同:前者是以阶级斗争史观为指导思想,采用的是阶级分析法,更关注甘地的阶级局限性;后者开始以义明史观为指导思想,将甘地放在印度的文明演进史中加以考察,因而给予较为肯定的评价。③作者掌握与依据的史料不同:因为史料不同,所以得出的结论也就有差异。(评分说明:三种可能的原因中只要写出任意一种即可;也可以有其它的观点,关键在于言之有理)(8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了甘地领导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相关内容,旨在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炼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材料一内容“这充分暴露了印度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可知材料一认为甘地在民族独立运动中暴露了引渡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对其持否定态度;由材料二内容“甘地在团结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争取印度民族独立的斗争中起了很大作用”可知材料二认为甘地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对甘地持肯定态度。 (2)本题考查了对甘地领导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相关内容,旨在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炼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内容和出处可知材料一编写于1983年,作者可能受到意识形态和时代的局限,以阶级斗争史观为指导,对甘地的行为多持否定态度。材料二编写于1994年,对外改革开放的中国社会思想更加开放,作者以文明史观为指导,对甘地多持肯定态度。而且材料一二对待甘地评价的不同也有可能与作者掌握的史料的不同有关。 考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亚洲觉醒”的先驱·甘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在两晋时被奉为“先师””;南北朝时被称为“文圣尼父”;唐玄宗则将其追谥为“文宣王”;宋真宗封孔子为“至圣文宣王”;元成宗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清代孔子被称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

材料二   李大钊说:“余谓孔子为历代帝王专制之护身符,闻者骇然,虽然,无骇也。孔子剩余专制之社会,专制之时代,自不能不就当时之政治制度而立说,故其说确足以代表专制社会之道德,亦足为专制君主所利用资以为护符也。历代君王,莫不尊之祀之,奉为先师,崇为至圣,而孔子云者,遂非复个人之名称,而为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矣。”

材料三   毛泽东在《七律.读(封建论)》中写道:“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祖龙魂死秦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历代封建统治者都尊崇孔子并不断抬高孔子的原因。

(2)结合上述材料,阐述近代出现多轮批孔的原因。

 

查看答案

康熙帝统一台湾和组织雅克萨反击战的相同作用是

A.打击了分裂势力            B.反击了殖民侵略

C.加强了边防力量            D.巩固了国家统一

 

查看答案

余秋雨在《千年一叹》中写道:“在今天,世界的麻烦在中东,中东的麻烦在阿以,阿以的麻烦在耶路撒冷。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耶路撒冷,我实在无法描述走近你时的心情。”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作者反对宗教信仰

B.两极格局已结束

C.紧张与动荡仍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D.当今国际局势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

 

查看答案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土耳其境内的黑海海峡,是俄国进入地中海的必经之路,也是其他大国从海上侵犯俄国的主要通道,但一直处于土耳其的掌控中。海峡问题是俄国外交三百年里最重要、最复杂和最尖锐的问题之一。1936年苏、英、法、土等九国就海峡体制缔结条约,承认了海峡的中立和苏联黑海舰队在此的弱势地位。

20世纪30年代末,欧洲局势的发展使土耳其成为大国新一轮权争的重要对象。经过各大国一系列的角逐谈判,苏联想控制海峡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二战爆发后,土耳其在德苏之间保持中立。

雅尔塔会议后,苏联已确定了以双边方式解决海峡问题的基本方针,不准备就此与英美进行详细谈判和交易。土耳其认为苏联在海峡问题上的目标就是使土耳其孤立于西方,最终被纳入苏联影响下的附庸国。1945年7月土耳其政府照会英美,正式就海峡问题向两国提出援助请求。苏联期望的以双边方式解决海峡问题的政策被彻底否定,苏联随即中断了与土耳其的缔约谈判。苏英美在土耳其的强硬对抗已成不可逆转之势。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表明美国已接受了在土耳其和伊朗的新重大利益,中东冷战的战略边界由此划定。1952年土耳其加入北约。1953年,苏联宣布放弃对土耳其的所有要求。

——摘编自梁强《苏联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黑海海峡问题(1939-1945)》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45年后苏联解决黑海海峡问题的途径及影响。

 

查看答案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65年,美国在越南的军事行动升级后,中国政府在加强对越南的军事援助的同时,向美国政府传递了一系列警示性信息,要求美国不得将战争无限制升级。美国决策者对此颇为重视,加强相互间的“信息传递”,努力理解中方的信息,并将中方的可能反应作为制定战略决策时必须考虑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在同中国政府打交道的过程中,美国表现出某种谨慎与克制,朝鲜战争式的中美直接军事冲突没有重演。

1969年上台的尼克松政府,面对美国在越南问题上的困境,以及从亚洲收缩力量的需要,对美国的对外政策做出了重大调整,试图使之适合美国力量的限度和新的国内国际条件。1973年,美国与北越在巴黎签订了协定,越南战争基本结束。

——摘编自陈兼、赫斯伯格《越战初期中美之间特殊的“信息传递”》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与中国在越南战争中没有发生直接军事冲突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结束越南战争的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