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世纪,民族资本家祝大椿创办上海公益纱厂,“其初纯系华人资本,后……让一部之股...

19世纪,民族资本家祝大椿创办上海公益纱厂,“其初纯系华人资本,后……让一部之股份给英人,改为中英合办。”祝大椿这样做的原因是(   )

A.壮大企业规模,吸引外国注资B.顺应世界潮流,采取股份经营

C.引进外国技术,实行产业更新D.抵制官府倾轧,依赖外国特权

 

D 【解析】试题解析: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产生从一开始就受 到本国的封建势力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民族资产阶级具有革命性和软弱性、依赖性。 从题干中“上海公益纱厂”由“华人独办”到“中英合办”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为抵制封建 势力,依赖外国特权,与外国人合办。 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种神圣……为人民所抛弃是毫无疑问的。……它的功绩是毫无疑义的。”该论述中的“它”是指(   )

A.维新变法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

 

查看答案

洪秀全定都南京后,规定只有太平天国编纂和“旨准颁行”的“真道书”才能在世上流通,“当今真道书者三无他,《旧遗诏圣书》(《圣经旧约》)、《新遗诏圣书》(《圣经新约》)、《真天命诏书》也”,其他所有的书都在查禁之列。由此可见他(   )

A.彻底排斥中国传统的文化B.赞赏西方的宗教和政治制度

C.未能摆脱皇权思想的影响D.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愚民政策

 

查看答案

明代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论述道:“人聚于乡而治,聚于城而乱。聚于乡则土地辟,田野治,欲民之无恒心不可得也。聚于城则徭役繁,诉讼多,欲民之有恒心不可得也。”这种认识产生的主要背景是(   )

A.佃农人身依附关系减弱B.小农经济开始逐步解体

C.市民阶层争取自身权利D.城乡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查看答案

据《明史•儒林传序》记载,嘉靖(1521-1566)以后百余年间,“笃信程朱,不迁异说者,无复几人矣”。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李贽挑战儒家价值标准和权威地位

B.王阳明的心学成为显学

C.明朝国内矛盾尖锐,统治危机加深

D.“西学东渐”思潮的影响

 

查看答案

钱穆认为:“中国政治之长进,即在政府渐渐脱离王室而独立化,王室代表贵族特权之世袭,政府代表平民合理之进退,而宰相为政府领袖,君权、相权,互为节制。”若此观点成立,则与之相背离的朝代是(   )

A.秦、汉B.隋、唐C.宋、元D.明、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