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读下面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据此不能得出的认识是( ) A.县是中国历史上最稳定...

读下面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据此不能得出的认识是(  

A.县是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一级政区

B.政区层级的调整促进了地方自主性

C.州的地位呈现出由高到低的演进趋势

D.二级制和三级制是古代政区层级的主体

 

B 【解析】试题解析: 表格中历代王朝的地方政区都存在“县”,而“州”“路”“省”等多有变化,A正确;从表中信息得不出政区层级的调整是否促进了地方自主性的结论,事实上古代中国历代最高统治者处于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的这一目的,通过调整政区层级使地方越来越服从于中央,地方越来越缺乏自主性和主动性,B符合题意;“州”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属于“高层政区”,到了隋唐及其以后则属于“统县政区”甚至属在清朝沦为“县级政区”,C正确;表格中除秦汉和隋唐时期为二级制外,其余都为三级制,D不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清朝学者万斯大说:“古之时,诸侯之嫡长子为世子,嗣为诸侯,其余支庶之后,族类繁多,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材料主要说明了(  

A.大宗和小宗都有血缘关系

B.诸侯的庶子都不能取得政治权力

C.各级政权被一家一姓所掌控

D.家国混同为一的政治体制

 

查看答案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盖天子、诸侯之分始定于此。此周初大一统之规模,实与其大居正之制度相持而成者也。”上述材料说明(  

A.夏商是贵族联盟政治,西周是君臣政治

B.夏商是贵族政治,西周是中央集权

C.西周的政治制度与国家形态演进强化了王权

D.西周的专制王权大于夏商时期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面是由厉以宁主编、1991年出版的《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的部分目录,该书的主题探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

目  录

第一章  经济改革战略探讨………………………………孟晓苏

第二章  企业改革——经济改革的主线…………………厉以宁

第三章  从企业承包制向股份制的转变…………………厉以宁

第四章  国有资产的管理…………………………………厉以宁

第五章  企业集团发展途径………………………………李朝

第六章  以增加科技投入的方式促进市场繁荣…………厉以宁

第七章  ……………………………………………………李克强

第八章  ……………………………………………………厉以宁

结束语  ……………………………………………………厉以宁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续写一条建议目录,并说明理由。(所提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世纪中期开始,由地方商业信托机构向议会请求修筑道路的请愿大多得到批准,通过请愿后,这些信托机构就被议会授予修建道路的权利并根据议会的法令向过往的行人车辆收取通行税,并将这笔收入用于道路保养的支出。18世纪下半期开始,英国在整个领域系统地颁布了有关收费修建及保养的法令。……在利兹,收费公路的修建依靠12位商人,最初安特利收费公路的托管人出借了1250英镑,其中5位利兹商人总共提供了1050英镑。当然,这种道路管理的创新制度也遭遇到了巨大的阻力,反对通行税的骚乱时有发生。但总体上收税道路的修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1700—1840年间英格兰和威尔士收税道路商业信托机构数和道路里程总数的折线图

“如果不是依靠它们的道路运载,工业革命将会被推迟到铁路时代”,英国史学家迪恩如是评价这一时期英国公路的作用。

——摘编自《1750—1830年英国交通变革及其影响初探》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18世纪英国收费公路建设迅速发展的历史背景及原因。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评析英国收费公路运作模式。

 

查看答案

科举制在中国延续了1300多年,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材料二  故愚以为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请更其法,凡《四书》《五经》之文皆问疑义,其所出之题不限盛衰治乱,使人不得意拟,而其文必出于场中之所作。又不然,则姑用唐宋赋韵之法,犹可以杜节抄剽盗之弊。其表题专出唐宋策题,兼问古今,人自不得不读《通鉴》矣。

——顾炎武《日知录》

材料三  1905年全国工矿企业已达400家左右,铁路、轮船等新式交通事业也逐渐兴办,这些无疑需要大量科学技术人才操作和管理。同时,新式学堂的急剧增加需要众多的具有新知识的教师;清末新政中增设的许多政府机构如外交部、商部、学部……等,也都需要懂得相关专业的干员。显然,科举制无法培养、选拔这类新式人才。

——徐辉《废除科举制与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

(2)据材料二,概括顾炎武对科举制的基本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顾炎武上述议论的背景。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举制1905年被废除的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