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附加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

附加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从理论到初衷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据叶书宗《善于苏联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问题》

材料二 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因此我国共产党也就拒绝了“通常的”工业化道路,而从发展重工业开始来实行国家工业化。

——摘自《斯大林选集》

材料三 有人这样形容罗斯福政府前后企业与政府关系的变化:新政之前,企业主是老板,政府是“守夜人”;新政以来,企业主是大老板,政府是“守夜人”兼二老板。

——摘自岳麓版教材《历史》必修Ⅱ

材料四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从1953年起,我们就要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了,准备以20年时间建成中国的工业化……但是首先重要并能带动轻工业和农业发展的是建设重工业;《论十大关系》实际上是思考开辟一条跟苏联有所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八大进一步确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即“尽可能迅速地实现国家工业化”……实现国家工业化是中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的经济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相比有哪些“改变”。

(2)材料二中所说的“通常的”工业化道路是什么?结合所学的知识以英国为例加以说明。

(3)据材料三回答美国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阐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化的基本设想并分析这一设想与苏联的工业化道路有何不同综合上述材料对工业化道路的选择你有何认识。

 

(1)改变了新经济政策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路线,实行直接过渡;改变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形式,实行单一的公有制;改变了计划和市场调节并存的模式,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2)工业化道路:从发展轻工业开始。殖民掠夺(海外扩张)进行原始积累;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第二次工业革命(从轻工业到重工业);逐步实现工业化。 (3)由提倡自由竞争、自由放任转变为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 (4)设想:借鉴苏联经验,优先发展重工业,尽快工业化。 不同:新中国初期不主张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要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农业的关系,走一条与苏联不同的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 认识:依据本国国情和国际环境的变化,走适合本国实际的工业化道路。(2分,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解析】 试题分析:(1)依据材料一“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可知要求学生调用所学知识对斯大林模式和新经济政策进行比较,找出两者不同之处。结合所学可知斯大林经济体制的转变主要体现在实行直接过渡,所有制形式实行单一公有制,改变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形式,实行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 (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我国共产党也就拒绝了‘通常的’工业化道路,而从发展重工业开始来实行国家工业化”,不难推出,苏联不学西方资本主义,走“不通常的工业化道路”是“从发展重工业开始来实行国家工业化”。第二小问分析英国的“通常的”工业化道路。首先进行原始积累,英国是从轻工业到重工业并逐步实现工业化的。 (3)材料三中政府是由“守夜人”转变为“守夜人”兼二老板”,结合所学可知是罗斯福新政后由提倡自由竞争、自由放任转变为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管理,新政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时代,进入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 (4)第一小问,材料四中“从1953年起……轻工业和农业发展的是建设重工业”可以得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化的基本设想与前苏联基本一致,都是要优先发展重工业,尽快实现工业化。第二小问我国的工业化道路是吸取苏联的经验教训得出的,联系相关史实作答。第三小问,从四则材料中介绍的苏联、英国、美国与中国发展工业化的不同历程,可以总结概括对其认识,言之有理即可。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比较;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罗斯福新政•特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英国工业化道路•历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一五计划 【名师点睛】材料解析题解题的关键在实际解题过程中,"找"与"读"往往是一致的,不需要将两者截然分开。找到有效信息。读材料时要善于抓关键词。无论材料的文字有多少,无效信息的干扰程度有多强,材料的涵义往往都在几个关键词上。从材料中找出有助于解题的信息:具体做法是:先分析材料,长材料分成几段,分别找出每段的信息;短材料分句,找出各句的含义;如果材料只是一句话,就找出它的字词如时间、地点、人物、对事件的评价等要素。这样层层剖析,找出材料所包含的所有信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一 “在中国经济史上私营企业在1956年的集体消亡是独一无二的事件。……在百年现代化历程中这是第五次也是最彻底的国进民退”。

——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1材料一中导致私营企业“集体消亡”的事件是什么该事件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材料二 邓小平先生是一个伟人,具有非凡的远见卓识,自1978年以来,他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制订了一系列符合实际的方针政策,使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2结合所学知识在改革开放时期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经济体制上进行了哪些重大调整

材料三 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都是源于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救,前者是给资本主义戴上一个政府干预的氧气面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从而使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它们都由此解决了旧问题,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中美两国是如何解决“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问题的?

4你对近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模式有何认识

 

查看答案

经济文明历程是高中历史的必修内容也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重要课题。某老师在解读经济全球化问题时指导学生确定了一些具体的研究课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研究课题一中国与全球化

研究课题一中国与全球化

材料一 在近30年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中国……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踩着历史的节奏(指20世纪70年代中期经济全球化的起步、20世纪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形成、21世纪初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每一步都没有落空。

(1)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出中国“每一步都没有落空”的标志性事件。

研究课题二欧盟与美国

材料二 过去500年来,世界范围内已经发生三次结构性的权利转移。第—次权力转移是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西方的崛起进程始于15世纪,到18世纪末,这一进程大大地加快了……第二次权力转移是美国的崛起,它发生于19世纪行将结束之际……美国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期,主导着全球经济、政治、科学和文化……

在某次20国集团金融峰会前后法国前总统萨科齐曾表示希望与美国“并肩前进”……欧盟不想再当美国的“小伙伴”而是要与美国“平起平坐”。这种“咄咄逼人”的攻势美国媒体曾表示了担忧担心他带领欧洲挑战美国金融霸权地位。不过金融峰会结束后美国媒体显然松了口气称欧洲“有心挑战无力颠覆”。

——环球日报《美国媒体称欧盟峰会上挑战美国无功而返》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在20世纪中期美国主导全球经济的表现。

材料二 中欧洲“有心挑战,无力颠覆”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问题?

研究课题三欧洲债务危机

材料三 希腊债务危机刚刚步入尾声爱尔兰债务问题再度拉响“警报”。彭博社2010年11月13日报道欧盟目前正游说爱尔兰政府接受来自其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联合援助……《中国新闻周刊·欧洲到了抉择时刻》报道2010年12月7日欧盟同意为爱尔兰提供850亿欧元贷款。

材料四 《中国财经报》曾报道:“欧债危机令欧元命悬一线。”而何伟文则持相反的观点,他在《欧元不可能崩溃》一文中阐述:“由于欧盟对世界经济和货币体系的极端重要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不得不竭尽全力。加上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出手,至少目前为止,仍然基本上可以稳住欧元……欧元的最终前景,则是确信无疑的。”

(3)材料三所述欧洲债务问题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哪些现象?材料四给出了哪些“欧元不可能崩溃”的理由?

研究课题四福利国家面面观

材料五 最近几年,欧洲很多国家因福利问题引发的示威游行和社会骚乱数不胜数。英国《经济学家》近日预测:“21世纪的欧洲,不会被炮火摧毁,但可能会被一张张福利支票压得喘不过气,这已经成为一场‘国家战争’——纳税人不惜用示威骚乱逼迫政府,要为他们的人生负责。”

(4)材料五表明许多欧洲人不愿过“苦日子”,示威游行和社会骚乱不断。你是如何看待“福利国家”的?

研究课题五多种视角看全球化

材料六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对此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说:“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

5你赞同卡斯特罗的看法吗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二战以来国际金融体系历经波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二战结束都70年代初的30多年中,美元是核心的货币,大多数国际贸易和金融都以美元结算和支付,汇率的标定也是以美元为基准。在这一阶段,世界经济出现繁荣,工业国开始减少贸易壁垒,它们的货币可以自由兑换。

——洪千帆、林忠凡《外汇知识与交易技巧》

1材料一反映了二战后国际金融体系有何特点这一金融体系的建立在经济上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二 进入60年代后,世界各国经济实力对比发生了变化,美国经济实力相对减弱,美国的黄金储备日益减少。1973年美元危机中,美国再次宣布美元贬值,导致各国相继实行浮动汇率制代替固定汇率制。

——摘自《中国经济网》

2材料二的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问题出现的额原因

材料三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迅速从局部发展到全球。2008年11月8日,二十国集团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在巴西圣保罗召开会议,商讨对策。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如何应对世界金融危机

 

查看答案

英国一家杂志评论说“多年以来我们都被一个精心的阴谋所操纵目的是建立一个涵盖全欧的社会主义共和国。将有一个傀儡议会、一支欧盟军队、一种货币。联盟总统取代我们的立宪君主。降下大英米字旗升上那片有黄星的蓝色抹布。”材料中“黄星的蓝色抹布”指的是    

A.北美自由贸易区          B.联合国

C.北约                   D.欧洲联盟

 

查看答案

对下列当今经济区域集团的评述正确的是    

A.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员国之间存在文化和历史差异

B.欧洲联盟成员国之间的合作仅限于政治和军事领域

C.北美自由贸易区是一个由发达国家组成的区域集团

D.经济区域集团化完全阻碍了经济全球化的推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