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抗日战争时期,重庆《大公报》的一篇社论说:“三年多的抗战军事,‘应战’二字可以尽...

抗日战争时期,重庆《大公报》的一篇社论说:“三年多的抗战军事,‘应战’二字可以尽之,敌军来攻,我们应战;敌军不攻,我们转战;敌军此处攻,我们他处不战,形式上几乎完全是被动的。这次北线之战,敌军未战,我们先攻,敌军将南侵,我们先北战,这在战略上讲,也是一种进步。”“北线之战”指的是    

A. 太原会战       B.百团大战

C.徐州会战       D.平型关人捷

 

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三年多的抗战军事”,由此可判断相关战役发生在1940年。结合所学,太原会战发生在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10月至11月,排除A;徐州会战发生在1937年12月到1938年6月,排除C;平型关大捷在1937年9月,排除D。百团大战发生在1940年秋,故选B。 考点: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 抗日战争·百团大战 【名师点睛】历史的本质是时间和空间。本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信息即时间信息,结合所学,答案立得。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俾斯麦说:“一个期待养老金的人是最守本分的,也是最容易统治的人。社会保险是一种消除革命的投资。只要给健康工人以劳动权,保证他病有所医,老有所养,那些先生们(社会主义者)就会成为鸟的空鸣。”这反映了当时德国

A.“先生们”利用联邦议会进行斗争

B.摆脱了普鲁士专制主义传统

C.用非暴力手段加强社会控制

D.保障了人民生活,实现了社会公平

 

查看答案

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从“反满”、“反清”到“五族共和”,再到“联俄联共”、明确反对帝国主义。其民族思想的主题是(    )

A.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B.追求民族独立平等

C.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D.建立工业化国家

 

查看答案

武昌起义爆发前,支持立宪运动的绝非仅仅是那些身兼各种功名虚衔的商会领导层,人数众多的工商业者实际上都持这一态度。这表明立宪派(   )

A.反对各种“功名虚衔”            B.发展实业的愿望强烈

C. 主导了清末“宪政”              D.拒绝与新政权合作

 

查看答案

美国历史学家罗素说:“我相信,中国人如能对我们的文明扬善弃恶,再结合自的传统文化,必将取得辉煌的成就。但在这个过程中要避免两个极端的危险。”中国近代史上曾经走问“两个极端”的是(     )

A.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            B.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C.义和团运动、新文化运动          D.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查看答案

戊戌维新之前,严复请皇帝“结百姓之心”,方法是“亲至沿海各地,巡守省方,纵民高呼,瞻识共主”。谭嗣同说,“君也者,为民办事者也。事不办而易其人,亦天下之通义也”。 据此,两人都主张(    )

A.发动群众          B.重视民意

C.君主立宪           D.托古改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