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面是关于甲午战争日木教科书原稿(节选) 日清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下面是关于甲午战争日木教科书原稿(节选)

日清战争,是“日本作为欧美流的近代立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与中华帝国的一场不可避免的决战”。

日本统治朝鲜对英美俄国都有利。日本吞并韩国作为稳定东亚的政策得到了欧美列强的支持,对维护日本的安全及其在满洲的权益也有必要。它根据当时的国际关系原则是合法的,当然韩国国内对此有赞成、反对两种意见,部分反对者进行了激烈的抵抗。日清战争的结果是列强诸国群聚清朝,马上获得了各自的租借地,构筑了进入中国的立脚点。

一一摘编自日本“新编历史教科书之会”编写、扶桑出版社出版的中学历史教科书原稿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该教科书原稿中存在的错误提出修改意见,并说明修改理由。(所提修改意见不少于两条,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

 

第一问主要从史实和战争性质两个方面作出判断和修改 例如: 1、关于日清战争性质的描述,不应是一般性的“决战”,而是“侵略” 2、列强的态度,不是明确的支持,只是“默许” 3、关于朝鲜的人的态度,故意模糊赞成与反对,为这场侵略战争粉饰。 4、战争的结果,列强不是进入,而应是加大侵略,瓜分狂潮。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甲午中日战争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问的基本答题模式:1、修改:找出原文错误,作出修改 2、理由(运用史实或史学理论),作答时要分清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由此得出相关国家的态度。 考点: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列强侵略与民族危机 ·甲午中日战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近代以来,国人开始逐渐认识西方民主政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该夷(美国)并无国主,止有头人,系部落中公举数人,拈阄轮充,四年一换”。

“(英国)都城有公会所,内分两所,一曰爵房,一曰乡绅房。……国有大事,王谕相,…辗转告乡绅房,必乡绅大众允诺而后行,否则寝其事勿论。此制欧罗巴诸国皆从同。”

材料二  国人对宪政的理解首先从议会制度起步,而不识宪法,大概是因为议院为具象,较易认识,而宪政抽象,较难认识;更因为宪法较之议会对君权具有一种根本大法的约束,更强调“主权在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据考,在1895年之前,还绝少有人提出宪法问题。1898年,康有为在上书光绪帝第五书中明确提出:“自由国事付国会议行”,“采择万国律例,定宪法公私之分。”

材料三    1906年12月,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说到:“我们应要研究的,就是将来中华民国的宪法兄弟历观各国的宪法,有文宪法是美国最好,无文宪去是英国最好英国的宪法所谓三权分立,行政权、立法权,裁权各不相统。”“兄第的意思,将来中华民国的宪法是要创一种新主义,叫做‘五权分立’。”…… 政府的五项治权要受国民的选举权、创制权、弹劾权、和复决权制约。

(1)材料一反映出两国政治制度的哪些特点?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甲午前后国人对宪法态度不同的原因。

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对中国民主政府的设想。同时指出孙中山与康有为在政体主张上的差别。综合上述材料概述近代以来国人对西方政治认识的演变趋势。

 

查看答案

抗日战争时期,重庆《大公报》的一篇社论说:“三年多的抗战军事,‘应战’二字可以尽之,敌军来攻,我们应战;敌军不攻,我们转战;敌军此处攻,我们他处不战,形式上几乎完全是被动的。这次北线之战,敌军未战,我们先攻,敌军将南侵,我们先北战,这在战略上讲,也是一种进步。”“北线之战”指的是    

A. 太原会战       B.百团大战

C.徐州会战       D.平型关人捷

 

查看答案

俾斯麦说:“一个期待养老金的人是最守本分的,也是最容易统治的人。社会保险是一种消除革命的投资。只要给健康工人以劳动权,保证他病有所医,老有所养,那些先生们(社会主义者)就会成为鸟的空鸣。”这反映了当时德国

A.“先生们”利用联邦议会进行斗争

B.摆脱了普鲁士专制主义传统

C.用非暴力手段加强社会控制

D.保障了人民生活,实现了社会公平

 

查看答案

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从“反满”、“反清”到“五族共和”,再到“联俄联共”、明确反对帝国主义。其民族思想的主题是(    )

A.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B.追求民族独立平等

C.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D.建立工业化国家

 

查看答案

武昌起义爆发前,支持立宪运动的绝非仅仅是那些身兼各种功名虚衔的商会领导层,人数众多的工商业者实际上都持这一态度。这表明立宪派(   )

A.反对各种“功名虚衔”            B.发展实业的愿望强烈

C. 主导了清末“宪政”              D.拒绝与新政权合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