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列关于明清时期朝廷固守重农抑商思想的评价,正确的是( ) ①限制了手工业和商业...

下列关于明清时期朝廷固守重农抑商思想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限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②有利于保证生产特别是农业生产的发展 ③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④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④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思想的分析理解能力。本题最具迷惑性的是是②,重农抑商只在一定时期内对小农经济的发展有利,但从长远发展来看,这一政策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故四个选项均正确,本题选择A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经济政策·重农抑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明末松江府大半种棉,当不止百万亩。……(赋税)十倍宋也。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所繇(通徭,泛指徭赋)共百万之赋,三百年而尚存视息者,全赖此一机一杼而已。材料反映当时松江地区( 

A.普遍种植棉花,土地收入提高          B.种棉纺纱织布,赋税来源改变

C.赋税负担沉重,人民无法承担          D.实行工商皆本,商品经济发达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中国凭借着在丝绸、瓷器等方面无与匹敌的制造业和出口,与任何国家进行贸易都是顺差。……1800年以前,欧洲肯定不是世界经济的中心。按这一观点,18世纪末世界贸易中心最有可能是( 

A.长安             B.北京              C.上海                 D.广州

 

查看答案

我国的陶瓷文明最早出现在什么时期( 

A.原始社会时期          B.商周时期

C.魏晋南北朝时期        D.唐宋时期

 

查看答案

经济政策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房罢而机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

——《明神宗实录》卷三六一

“养民之道,惟在劝农务本”,而开矿谋利,则属舍本逐末,“殊非经常之道”。

——《清史稿》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现象和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政策因素。

材料二      亚当·斯密基于自由放任的原则认为在国内经济生活方面的自由竞争和在对外贸易方面的自由贸易同样重要。……英国19世纪最早实行自由贸易的国家。……19世纪60年代的自由贸易政策,使国际贸易取得异乎寻常的增长。……对殖民地的自由贸易政策损害了殖民地国家的利益。

——高德步《世界经济史》

(2)依据材料二,指出亚当·斯密提出的经济原则和政策。根据材料概括,这些政策的影响。

材料三     “中国全面推进改革开放,集中力量发展经济,促进了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2001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相当于1980年的7.4倍,年均增长9.5%,农村两亿两千万贫困人口解决了温饱问题,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江泽民在乔治·布什总统图书馆的演讲(2002年10月24日)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我国政府在经济政策方面进行了哪些创新和调整?根据材料三回答政策调整给我国带来的变化。

(4)综合上述材料,就政府政策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谈谈你的认识。

 

查看答案

中国是世界的一个部分,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与世界经济息息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主题一:近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历程

材料一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自1500年起到20世纪初世界市场逐步形成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

材料二     19世纪末的经济发展,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培植出一种真正的世界经济。到1900年时,欧洲人从阿根廷和澳大利亚进口牛肉和羊毛,从巴西进口咖啡,从智利进口硝酸盐,从阿尔及利亚进口铁矿石,从爪哇进口蔗糖。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以建设铁路、矿山、电厂和银行。欧洲通过其资本、工业及军事能力而在19世纪末统治了世界经济。

——杰克逊·斯皮尔伯格《西方文明史》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末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及其出现的原因。

主题二:近代中国的经济发展

材料三     茶叶在19世纪30年代每年出口5000万磅,1844年增至7000万磅,1851年达9900万磅,几乎增加了一倍。丝的出口,在鸦片战争前一般每年只有几千包,最多不过10010包,1847年增至22000多包。由于丝、茶的大量出口,一些地区的农民纷纷放弃粮食生产转而种桑植茶。

(3)根据材料概括19世纪中期茶丝出口变化趋势,并据此说明中国在世界市场中的地位。

材料四     洋务新政(洋务运动)的兴起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次重要转折。洋务新政的主要目的是“强兵”,……但这里活动内容的实效和意义已远远超出了洋务派主观目的的范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强兵”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现代化(注:现代化即近代化)这辆列车。

——张海鹏《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

(4)根据材料四,指出洋务运动的“主观目的”。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洋务运动开动了现代化这辆列车”的含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