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从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从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开始,控制自耕小农,据以征收赋税、调发力役,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公元780年,唐朝推行“以资产为宗”的两税法。在此之前,历代的赋税征收,或据田亩,或按人口,或据户头,收取粮食、丝绢等实物,有时亦收取钱币,名目与内容时有变化,税额也各有不同,但无不以个体农户为基础。清查户口、人丁,尽可能抑制豪强兼并土地,防止自耕小农破产,均是历代一以贯之的政策。两税法实施后的一千多年中,按资产收税,收取货币,成为赋税变化的主流。这也是明代“一条鞭法”、清代“摊丁入亩”等制度的主要内容。土地占有量是核定资产、征收赋税的首要依据,土地兼并不再是政府关注的主要问题,对土地实际占有状况的清查与登记成为政府经济管理的重要活动。

——据李剑农《中国经济史稿》等

材料二

材料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今年在全国彻底取消农业税,标志着在我国实行了长达2600年的这个古老税种从此退出历史舞台,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变革。

一一摘自温家宝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2006年3月5日)

⑴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税法实施前后中国古代赋税征收的特点及变化的原因。

⑵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50--1965年我国农业税占农业实产量比例的变化趋势及主要原因。

⑶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我国取消农业税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变革”的认识。

 

(1)特点:两税法实施以前,以自耕农、人丁为主要征收对象,以征收实物为主;两税法实施后,逐渐以资产特别是土地为主要征收依据,以征收货币为主。原因:土地兼并趋势难以遏止,小农破产;商品经济不断发展;政府适时调整税收政策,保证财政收入⑵变化趋势:总体呈下降趋势,中间略有反复。主要原因:建国初期,百废待兴,加上抗美援朝等需要,农业税比例较高。随后,国家采取重点发展工业的政策,需要农业的支持;“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受高指标和浮夸风等因素影响,农业税比例略有上升。此后,国民经济进入大调整阶段,农业生产以恢复和稳定为主,农业税比例明显降低。⑶认识:取消农业税是党和政府长期努力,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经济结构改善、综合国力增强的结果;长达2600年的农业税的取消,意味着中华文明从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标志着国家政策的重大转变;由农业支持工业到工业反哺农业,由重视积累,优先发展到关注民生、工享改革成果,由重视城市建设到强调城乡统筹发展;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 【解析】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以来中国农业税收政策的变化,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并结合相关所学答题的能力。 (1)第一小问“特点”由材料一中的信息“赋税征收,或据田亩,或按人口,或据户头,收取粮食、丝绢等实物”即可得出“两税法实施亦以前,以自耕农、人丁为主要征收对象,以征收实物为主”的结论,由材料一中的信息“按资产收税,收取货币,成为赋税变化的主流”即可得出“两税法实施以后,按资产收税,以征收货币为主”的结论;第二小问“原因”可从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商品经济的发展、保证税收的需要等角度思考作答。 (2)第一小问“变化趋势”由材料二表格中的相关数据的变化即可得出“总体呈下降趋势,中间略有反复”的结论;第二小问“主要原因”,可从建国初期抗美援朝、“一五”计划、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实施等角度思考作答。 ⑶本题属于开放型的探究题,言之有理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二战后的世界政治形势跌宕起伏,让人们深切感到和平与对话的重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6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公开宣称:“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它更强大了……这意味着,我们拥有这样的力量,就得挑起领导的担子并承担责任。

——斯蒂芬安布罗斯《全球主义的兴起》

材料二 在经历了一个对抗的时代之后,我们正在进入一个谈判的时代……我们想要赢得和平,并不是对任何其他国家人民的胜利,而是一种有“妙手回春”之妙用的和平,一种给那些苦难的人民带来同情的和平,一种对那些反对过我们的人表示谅解的和平。

——1969年1月美国总统尼克松的就职演说

材料三 国际社会应该倡导综合安全、共同安全、合作安全的理念,使我们的地球村成为共谋发展的大舞台,而不是相互角力的竞技场,更不能为一已之私把一个地区乃至世界搞乱。各国交往频繁,磕磕碰碰在所难免,关键是要坚持通过对话协商与和平谈判,妥善解决矛盾分歧,维护相互关系发展大局。

——2013年4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博鳌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二战后初期美国试图“挑起领导的担子”。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其表现。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尼克松主张走向“谈判时代”的原因。

(3)材料三反映了当前世界政治形势呈现怎样的局面?分析材料二、三在解决国际争端问题上的异同点。

 

查看答案

下图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中国(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B.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查看答案

在苏联的历史上,曾经有过整体实力的大幅提升,与美国的差距不断缩小,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有大幅度提高;但苏联四处扩张势力,并把大量资源花费在与美国进行的军备竞赛中,而国内的经济问题却越来越严重,逐渐暴露出了危机。“这一时期”执政的是(   )

A.斯大林B.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D.戈尔巴乔夫

 

查看答案

下图所示的曲线反映了罗斯福新政前后的(  

A.银行倒闭数量的变化B.社会失业率的起伏

C.农产品价格的波动D.公共工程投资额的增减

 

查看答案

20世纪30年代,美国修建田纳西水利工程,苏联修建第聂伯河水电站,两大水利工程在防洪、航运、发电等方面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美苏两大水利工程得以建立的共同原因是(   )

A.国内拥有大量剩余物资B.国家投资进行工程建设

C.拥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D.计划经济发挥重要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