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周礼》载:“以本俗六安万民,一曰美宫室,二曰族坟墓……”;对“族坟墓”,郑玄注...

《周礼》载:“以本俗六安万民,一曰美宫室,二曰族坟墓……”;对“族坟墓”,郑玄注:“族犹类也。同宗者生相近,死相迫。”材料中提到的“族坟墓”(     )

A.“维护贵族间血缘宗法关系

B.实现了周朝王权的高度集中

C.反映了分封制度的全面推行

D.体现了周人生活的迷信色彩

 

A 【解析】 试题分析:“族坟墓”意为同宗族的人死后,活着的族人会让其归葬本族墓地,有利于凝聚宗族,维护贵族间血缘宗法关系,故A项正确;周朝尚未实现统治权力的高度集中,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分封制,故C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周人生活的迷信色彩,故D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 【名师点睛】宗法制归纳:①一个核心:嫡长子继承制;②两个原则: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③三个宗法形式:家谱、宗祠、族规、宗祠;④四个重要观念:“亲亲尊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男尊女卑”、“裙带风气,荫庇心态”。宗法观念成为传统思想内容之一在秦汉以后仍有重大影响,至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它的影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分封制是建立在方国联合体上的血缘性国家,秦以后才是地缘性(即民族性)国家。此观点的主要依据是(    )

A. 最高统治者的行政权力不同

B. 地方行政的组织方式不同

C. 能够直接统治的区域不同

D. 选拔官员的途径不同

 

查看答案

如图我国古人把天上的星宿和地上的各个区域联系起来说某地是某某星宿的分野这就是所谓分野的观念。星宿的分野一般按列国来分配如左表后来又按各州来分配如右表。从左表到右表的变化主要反映了    

A.“天人感应”的思想  B.中国古代早期的天文学成就

C.“君权神授”的思想  D.中央集权的加强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个宝塔式结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从横切面来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亲属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这最主要说明西周社会在政治上    

A.具有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特点

B.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继承权力与财产

C.宗族组织与政治系统截然分开

D.“天下为家”开始取代“天下为公”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历史上考察,经济全球化过程至少开始于14世纪末期。欧洲人在掌握了先进的航海技术和丰富的天文、地理知识之后,率先进行了跨越大洋、联系外部世界的远航。在此后的几百年间,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伴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确立和西欧国家的对外扩张而不断推进。但在19世纪结束之前,由少数发达国家强行推进的全球化主要还是体现在对外贸易的扩大和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政治统治上。

——摘编自[英]查尔斯·欧蒙《全球化和地区开发》

材料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密切,对外贸易依存度迅速提高,与此同时,相对统一的国际贸易规则和以金本位为核心的国际货币支付体系建立起来,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20世纪前半叶的两次世界大战,一度延缓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摘编自陈同仇、薛荣久《国际贸易》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再次成为支配世界发展的新趋势。这次经济全球化无论在发展的深度和广度上,还是在推进速度上都超越了以往。本轮经济全球化与早期的经济全球化最重要的区别之一,就是建起一套对全球市场开放的国际经贸规则体系;本轮经济全球化的另一个特点是,发展市场经济成为各国经贸联系的共同基础。

——摘编自《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理论思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4世纪末期欧洲人开启经济全球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至20世纪初期经济全球化呈现的特点。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史实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无论在发展的深度和广度上,还是在推进速度上都超越于以往”。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五”期间我国生产资料的进口一览表

年份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进口额(亿元人民币)

42.9

41.5

55.7

49.0

46.3

占进口总额的%

93.0

92.8

94.5

92.4

92.7

“一五”期间我国出口商品构成一览表

年份

出口贸易额构成(总额为100)

工矿产品

农副产品加工品

农副产品

1953

18.4

25.9

55.7

1954

24.0

27.7

48.3

1955

25.5

28.4

46.1

1956

26.1

31.3

42.6

1957

28.4

31.5

40.1

材料二  1960年12月,中央决定:“对苏联的出口额,由1960年的预计31,9亿卢布,减为22.2亿卢布。增加粮、棉、油等主要农副产品基本给。但是日用工业品和矿产品大体照旧。”对东欧的欠账,粮、油也予以缓还。1961年2月,中央规定了如下进口次序:“第一,粮食第二,化肥、农药、药品、油脂第三,用于加工成品出口的原料和化工材料第四,政治照顾性的物资第五,橡胶、石油、铜、铝、钢材、尖端技术和国防所需器材、工业设备。”3月8日,外贸部进一步明确规定:当年只订购前三类进口物资,对四、五类暂停进口。

——摘编自尚长风《三年困难时期中国粮食进口实情》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一五”期间我国生产资料的进口商品结构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此特点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此变化的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国家进出口商品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