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界认为:资本主义在西方逐步发展的历史,也是一部世界各地由相互隔绝过渡到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的统一整体的历史,然而中国在这个时候却渐渐的游离于这个整体之外。这种现象产生的影响主要是
A.中国航海业地位一落千丈
B.中国在对外贸易中掌握主动权
C.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推进工业化的契机,使中国逐渐脱离世界发展大趋势
D.小农经济的主导地位逐渐丧失
雍正皇帝在山西巡抚刘与义上奏的折子上批道:“山西人,第一类是经商的,第二类是务农的,第三类是谋入营伍,至中材以下方便之读书入仕,其俗殊属可笑。”其反映的历史信息有
①当时山西人非常重视商业
②当时山西人已经厌倦读书入仕
③雍正皇帝信奉“重农抑商”政策
A.① B.①②
C.①③ D.①②③
德国汉学家指出“中国在11世纪至13世纪发生了根本的社会变化”。“根本的社会变化”主要体现在
①文官政治取代了前朝以地方藩镇为代表的军人政治
②封建制度内部孕育出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因素
③农业文明、城市文明和物质文明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
④封建社会继续发展,达到了封建社会的顶峰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自汉文帝、景帝时起,汉代诏令一改汉高祖时期“既无典故,也不讲究对仗之美,直自道来,几近口述”的风格,开始注重文辞的修饰和句式的工整,且在措辞中称引儒家经传成为常态。这主要反映了
A.黄老之学在汉代消失
B.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富强
C.儒家思想已经取得统治地位
D.儒家思想的影响力日渐突出
清代著名史学家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强调:“以吏为师,三代之旧法也。秦人之悖于古者。禁《诗》《书》而仅以法律为师尔。”这说明
A.三代时期儒法并重
B.夏商周采用“刑主德辅”的法律思想
C.秦朝抛弃了以吏为师的做法
D.法律是夏商周秦相沿的统治工具
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说:“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材料表明
A.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
B.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
C.宗法制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
D.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