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十三年,孙中山谈到:“民生主义究竟是什么东西呢?民生主义就是共产主义,就是社会主义。所以我们对于共产主义,不但不能说是和民生主义相冲突,并且是一个好朋友。”由此可见,此时的三民主义( )
A.已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B.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C.是反资本主义的革命纲领 D.促进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下表摘编自1923年的《蒋介石日记》,由此可见蒋介石当时( )
10月4日 | 上午,复看《马克思学说概要》,习俄语;下午,看《概要》 |
10月13日 | 晚,看《共产党宣言》 |
10月18日 | 看《马克思传》,下午,看《马克思学说》乐而不能悬卷。 |
A.关注社会主义思潮 B.开始怀疑三民主义
C.寻找国共合作理论 D.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北京《晨报》发表了北京政府顾问、外交委员会委员林长民的文章,该文沉痛叹息道:“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作者发出这一叹息的背景之一是( )
A.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
B.袁世凯政府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
C.巴黎和会拒绝了中国的正义要求
D.中国代表拒绝签署《凡尔赛和约》
康有为借用孔子的权威来宣传维新变法,新文化运动则喊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二者本质上都是在宣传( )
A.资产阶级思想文化 B.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C.资产阶级科学文化 D.资产阶级民主科学
1912年2月,清帝下诏退位,不久以后,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中国政权完成了从清朝向民国的转移。有学者将此称之为中国版的“光荣革命”。该学者的结论主要是基于二者都( )
A.使国内新旧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
B.通过谈判妥协实现政权和平转移
C.摆脱专制与革命循环走向长治久安
D.找到有效控制“控制者”的办法
英国《当代评论》刊载:“大沽口有三名名正在为各国轮船装卸货物的工人……都成了俄军的射击目标。……通州已是死亡之城……白河两岸的房屋被洗劫一空。这些都是那些文明使节的所作所为。”上述事件发生于( )
A.鸦片战争时期 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甲午战争时期 D.八国联军侵华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