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读《1978、199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表(%)》,这一变化表明...

读《1978、199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表%这一变化表明    

A.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B.非公有制经济成为经济主体

C.农轻重的结构得到优化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改革开放时期的经济建设成就。观察表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变化,可知从1978年至1997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逐步减少,集体工业所占比重增多,城乡个体工业与其他经济类型工业从无到有,这归结于经济体制改革,即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发展多种经济成分,故选A。我国仍然是以非公有制经济成为经济主体,排除B;题干没有涉及经济结构的变化,排除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在21世纪初,排除D。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经济体制改革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每年元旦新年《人民日报》发表的“元旦社论”是反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重要方向标。回溯历史题为《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生产建设上来》的元旦社论应刊发于    

A.1949年              B.1956年

C.1979年             D.1992年

 

查看答案

1961年9月国家计委对1961年经济计划指标作了较大的调整基本建设投资由167亿元降为87亿元钢产量由1900万吨降为850万吨粮食由4100亿斤降为2700亿斤。这一调整    

A.低估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

B.是应对“文革”动乱的权宜之计

C.有利于缓解经济困难局面

D.使“左”倾错误得到了全面遏制

 

查看答案

下列叙述是中国共产党在某次会议前后对国家建设发展进行的部分探索它们有利于    

A.突破计划经济体制  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改革开放走向深入  D.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展

 

查看答案

1938—1944年,我国科技人员在大后方注册的专利共431件,比此前20年全国的总和增长了157%,其中机器、电器、交通工具、化学药品类居多。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科技人员的内迁    B. 军工企业的激增

C. 民营工业的发展    D. 战时需求的刺激

 

查看答案

读《1925-1934年中国银行分布简表单位这一变化的政治背景主要是    

时间

北京北平

天津

上海

1925年

23

14

33

1934年

2

10

59

A.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B.国共两党走向分裂对峙

C.全国政治中心南移 

D.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