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在很多行业后来居上超过了官营手工业,甚至在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其主要原因是
A.民营手工业与市场的联系更为密切
B.民营手工业的技术精良、经营灵活
C.民营手工业主要分布于江浙沿海地区
D.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腐朽
造成古代中国封建社会“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的根本原因是
A.贵族、官僚及豪强霸占良田 B.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存在
C.政府采取不抑兼并的政策 D.地权和劳动者的分离
下列引文均出自中国古代典籍,其中反应井田制实质的是
A.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B. “更名天下田为王田”
C.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D.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在19世纪下半叶,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体系覆盖全球,90%的国际支付以英镑进行,而印度等国的中央银行则直接持有英镑而不是黄金,“英镑等同于黄金几乎是天经地义的事”。
——钟伟《国际货币体系的百年变迁和远瞻》
材料三 1944年夏,美英苏中等44国代表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倾森林举行国际货币金触会议,会议最终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把美元与黄金挂钩,规定35美元等于一盎司黄金,各国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使美元享有高于其他货币的特殊地位。
——《当代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15~18世纪世界白银的流向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19世纪英镑国际地位确立的历史条件。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从多个角度谈谈你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看法。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西汉和唐朝工商业分布图中能得到多种历史信息。比较两幅图,请提取三项工商业发展方面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说明。
(原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至于采取怎样的实业发展道路,张謇认为:“(不能)举全世界所有实业之名,一时并举。”他根据光绪、宣统两朝的《海关贸易册》指出:“国人但知赔欲为大漏卮,不知进出口货价相抵,每年输出,以棉货一项论,已二万一千余万两,铁已八千余万两,暗中剥削,较赔款尤甚。若不能设法,即不亡国.也要穷死。”“是以謇于南洋劝业会时,即发表中国现时实业需用棉铁政策之说。”
——摘编自熊映梧《对中国近代几种富民强国主张的评说》等
材料二 “我们是在一个技术非常落后的国家内取得了政权……假如我们的工业和技术像德国那样发达,那么高速度发展工业的问题在我们这里就不会像现在这样迫切了……假如不仅在我国,而且在其他比较先进的国家……也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那么高速度发展工业的问题就不会这样迫切了。”
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道路(指西方国家经过长期积累、先轻后重的工业化道路)。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那就要失政。”
——摘自《斯大林选集》
材料三 在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中,新中国对发展道路的探索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1956):仿效苏联模式,与西方资本主义脱钩,建立中央指令性的计划经济。第二阶段(1957-1978):试图突玻苏联教条主义的束缚,独立地探索中国式的超前工业化的战略,主要是强化政治手段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毛泽东式的改革。第三阶段(1979年始):推行从封闭式的现代化路线向开放式的现代化路线的重大转变,主要是从计划经济逐步转向市场经济,从单一经济成分转化为多种经济成分,实质上是转向一种中国式的混合经济模式。
——摘自罗荣渠《走向现代化的中国道路》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张謇提出的救国道路,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发展道路的积极愈义。
(2)根据材料二分析斯大林工业化战略的内容及其依据,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工业化战略的实践结果。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三个阶段我国工业政策的发展变化,并归纳指出中国现代化道路探索的基本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