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的选举被称为美国历史上少有的一次“关键性”选举,选举中投票的格局发生了深刻和持久的变化,“少数民族、城市居民、天主教徒、小企业主、农民、黑人与新政民主党,打成一片。”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新政整合了美国社会政治力量
B、工会法促进了劳工阶层选民的参政意识
C、新政通过国家干预提高了政府威权
D、新政促进了南部地区选民的政治转向
1932年,美国财政部长梅隆说:“我不相信我们没有什么秘诀或灵符来补救我们今日所受的灾害。我不相信我们的制度基本上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可见,梅隆
A、反对自行调节 B、主张干预经济
C、抨击经济改革 D、相信自由经济
1929年11月21日,在华尔街股市崩盘后不久,胡佛总统召集美国主要的产业领袖到白宫开会,会上,胡佛宣布:“在以往的萧条中,政府采取的产业政策是对劳工市场立刻进行清算。我对这些政策和字眼都很反感,因为劳工不是商品,他代表了人类的家庭,此外,从经济学的观点看,由于(工资降低)突然间购买力减少了,这些行动只会加剧萧条,所以现在工资水平不应该下调,不应该减产,不应该解雇工人。”这主要说明
A、胡佛继续奉行自由主义的政策
B、胡佛认为经济危机对美国的打击不是很严重
C、胡佛对经济危机采取了干预的措施
D、胡佛趁危机扩大了总统的权力
20世纪六十年代,美苏两国提出要“和平竞赛”,商定在对方的首都办展览。苏联人办了炫耀其宇航技术的展览,美国人看了很害怕。而美国人到苏联办了个美国家庭的厨房展览,非常现代化。苏联人一看,大为震惊:原来生活可以这样!觉得美国人很幸福,内心向往美国。这一情形反映出
A、美苏实际上放弃争夺世界霸权
B、美苏两国在科技上的差距巨大
C、美国取得对苏联的绝对优势
D、美苏冷战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近代以来有三种主要的社会学说,据此,各国建立起独具特色的政治经济制度。阅读以下表格,甲、乙、丙三国分别是
国家 | 学说内容 |
甲 | 政府的权力应该缩小,不必干涉经济事务,应该自由订约、自由竞争、自由贸易。 |
乙 | 提高政府的权力,奖励科学研究,发展民族工业,采取保护关税政策。 |
丙 | 废除私有财产制度,将主要财产都改为社会共同所有,由社会集体控制。 |
A、德国、英国、苏联 B、苏联、德国、英国
C、英国、德国、苏联 D、英国、苏联、德国
“20世纪70、80年代的苏联青年人都是出生于卫国战争之后,他们被告知自幼生活在无比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之下,当长为青年人之后又被告知生活在‘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中。但“最发达”的社会制度却无法提供足够的生活用品;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里,从来没有机会真正表达自己的意愿;官僚的子女拥有无可比拟的机会,而普通人家的子女在社会的下层挣扎,连改善命运的机会也极其渺茫。……”上述材料表明
①军备竞赛加剧了苏联的经济负担 ②当时的苏联政治经济危机严重
③信仰丧失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 ④“腐败”问题困扰着苏联社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