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带来巨大灾难,但是,它却给苏联工业化...

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带来巨大灾难,但是,它却给苏联工业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时机。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1931年苏联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额的1/3,1932年上升50%左右。同年,苏联向美国购买的机器设备占美国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50%,占英国同类产品出口总量的90%……

1936年苏联的一个文件报道,1932年在重工业部门工作的各种外国专家约有6800人,另一个苏联文件报道,约有1700名美国工程师在重工业部门工作。……1929~1932年间,美国出现了大的不景气,工程师们去苏联是由于他们在美国找不到工作。

……在1926年以前,苏联只从西方得到数量不大的短期公司贷款,而且利率高达15%~20%危机发生以后,1929年英国开始实行对苏出口的信用保证制度……1935年,苏联从德国获得它历史上得到的第一笔财政贷款,期限5年,利率仅6%1936年英国给予联的一笔贷款利率又下调为5. 5%。

材料二  斯大林在20年代后期批判托洛茨基说的利用西方的资金和技术会造成经济上对资本主义国家的依赖和被控制时说:“以为社会主义经济是一种绝对闭关自守,绝对不依赖周围各国国民经济的东西,这就是愚蠢之至……引进技术和设备是为了增强自身的生产力,保证苏联的经济独立,而不是使苏联变成依赖国际资本主义的小螺丝钉。”

材料  1933年8月14日,苏联杂志《为了工业化》上写道:“美国的商业和科学与布尔什维克的智慧相结合,在三四年内已经产生了巨大的效果……”

材料四  1933年,美国罗斯福政府承认苏联:“事情的真相是,承认是得到了渴求俄国市场的企业界人士广泛赞颂的,罗斯福的决策仅仅是使美国的行动与世界上大多数其他国家相一致而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为苏联的工业化提供了哪些有条件

(2)根据材料二判断苏联之所以能够抓住有利时机,发展本国经济的先决条件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30年代苏联工业化的主要成就并分析其历史影响。

 

(1)经济危机不仅造成了资本主义世界大量技术人才失业,也使西方国家面临严重的商品和资金市场短缺问题,为苏联引进技术、设备、人才和资金,提供了有利的国际条件。 (2)苏联领导人正确的理论认识和政策措施。(或苏联领导人认识到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人才对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重要作用) (3)成就:苏联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 历史影响:增强了苏联的综合国力,改善了苏联的国际地位,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以及战后的美苏争霸奠定了经济基础。 【解析】 试题分析: (1)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有效信息的筛选能力。由材料一提供的相关数据,经济危机造成了大量技术人才失业,使西方国家面临严重的商品和资金市场短缺的问题,对苏联引进技术、设备、人才和资金,提供了有利的国际条件。 (2)由材料“以为社会主义经济是一种绝对闭关自守,绝对不依赖周围各国国民经济的东西,这就是愚蠢之至……引进技术和设备是为了增强自身的生产力,保证苏联的经济独立,而不是使苏联变成依赖于国际资本主义的小螺丝钉”,可见苏联领导人苏联领导人认识到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人才对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重要作用。 (3) 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及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能力。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30年代苏联工业化的主要成就是苏联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其历史影响:提高苏联的综合国力,改善了苏联的国际地位,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以及战后的美苏争霸奠定了经济基础。 考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革﹒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斯大林模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西汉经学家刘向曾说过:“世异则事变,事变则时移,时移则俗移”。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明代中后期)应运而生的商人是消费生活中的弄潮儿,一般的庶民地主不能与其匹敌,积累起高额资本的商人最爱高消费,……对静态的传统农业社会注入了活力,冲击了社会等级制度,冲击了传统的人伦道德,在一定程度上对文化的批判。……明代社会消费风俗的变迁也正是明代社会内在矛盾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伤风败俗的性质,体现着封建政治的腐朽性。……文化消费的社会层次下移,市民阶层和村夫野老逐渐取代文人士大夫,成为文化消费群体的主体力量。

材料二  民国元年,迁到北京不久的民国临时政府和参议院颁发了第一个正式的服饰法令,即《服制》。该法令对民国男女正式礼服的样式、颜色、用料作出了具体的规定……1912至1919年间,民国政府又颁发了十余项服制,发人深省的是,民初服制的选样,基本上采用西洋服式为主。虽然,其中不乏亦中亦西、不中不西的组合……当时的上海、天津、北京、南京等城市的政界、知识界率先剪辫易服,商贾亦为之推波助澜,机敏的商家则抓住了改元易服这一商机。民国元年北京《大自由报》刊登此类广告:易服者注意:启者民国共和告成国民剪发易服以壮我国气象一新。本主人有鉴于此故,由上海特聘高等裁剪名师专做西式各种改良便服并各国维新便帽无不完备。敝局非图渔利实因鼓吹易服起见,凡士商各界请一试之,方知予言不谬。

材料三  任何一个特定的民族习俗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总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逐渐改变。……从总的趋势上看,近代中西民俗上的共存、共生、借鉴、趋同和融合,构成民俗变迁的主流。近代民俗变迁在主流趋势上呈现三个重要特点,即移植性、变异性、传承性。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明代的消费风俗呈现出哪些新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俗移”揭示出怎样的“世异

(2)民国政府为什么要在服饰方面作出“具体的规定”?据材料二,概括推动民国时期服饰变化的主要因素。

(3)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三中“近代民俗变迁在主流趋势上呈现(的)三个重要特点”,任选其一进行阐释说明,并举一例予以佐证。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社会习俗变迁的认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能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需获得内阁的支持。

材料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德意志帝国实质上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

材料三  西方国家实行的代议制度,是一种间接民主的形式,其核心是经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由于各国的政体不同,议会在国家政权组织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有所不同。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从两国政府首脑与议会(国会)、内阁的关系中,指出丘吉尔言论的依据。

(2)材料二反映了德国政体的什么特点?这一特点给人类历史带来了什么影响?

(3)以英、美、德为例,分别指出三国议会在国家政权体系中的地位。

 

查看答案

历代王朝不断调控中枢权力以维护其统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郡举贤良,对策百余人,武帝善助对,由是独擢助为中大夫。后得朱买臣、吾丘寿王、司马相如……等,并在左右。……屡举贤良文学之。公孙弘起徒步(平民),数年至丞相。开东阁,延贤人与谋议,朝觐奏事,因言国家便宜。上令助等与大臣辩论,……大臣数诎。

材料二  垂拱三年,或诬告(宰相)之,……(武)则天特令肃州刺史王本立推鞠(审问)其事。本立宣敕示之,祎之曰:“不经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则天大怒,以为拒捍制使,乃赐死于家。

材料三  (明初内阁大学士)掌献替可否(意即对君劝善规过,议论兴革,……凡上之达下,日诏,曰诰……皆起草画,以下之诸司下之达上。题,奏……皆审署申覆(意即审查签收,上报或发回)而修画焉,平允乃行之。……大典礼、大政事,九卿、科道官会议已定,则按典制,相机,裁量其可否,斟酌入告。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汉武帝为削弱相权所采取的举措。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刘祎之为何不认可王本立宣读的“敕书”。

(3)据材料三,归纳明初内阁大学士的主要职责;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初阁臣为何不能等同于丞相。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历代王朝调控中枢权力的基本策略和原则。

 

查看答案

20世纪90年代,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一书中指出:“新世界冲突的主要根源,既不是意识形态也不是经济,而文化将是截然分隔人类和引起冲突的主要根源。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范围内文明和价值观的冲突

B.苏联的解体使世界冲突的形式发生改变

C.“知识经济”的发展使不同文化的国家更容易产生冲突

D.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使文化发展更加多元化

 

查看答案

图为一时事漫画《全球货币——美元》。代表美国、日本、西欧的三个人组成了一个美元的符号,美国人高高在上,得意洋洋。该漫画的寓意主要包括

①美元的优势地位明显

②世界经济呈现三足鼎立格局

③西欧、日本共同阻止美国经济的扩张

④美国、日本、西欧经济在曲折中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