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在人类文明史上,以制度为重要内容的政治文明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阅读材料,完成下...

在人类文明史上,以制度为重要内容的政治文明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秦汉帝国的结构并不是任何人设计的,而是经过战国时代列国纷争,一个一个国家个别尝试,又互相模仿,方出现了秦汉帝国所承袭的国家形态。战国时代晚期,一个国家已是由君主与专业官吏治理,也已有了中央与地方的分层管理。秦始皇统一中国,将秦国已实行的制度施行于全国,汉承秦制,大体未改,但是经过三四代的逐渐改革,专业的文官构成统治机构的主体。

——许倬云《历史大脉络》

材料二    汉和唐,是历史上最能代表中国的两个朝代……就政府来说,其间变化则很大。……汉代大体是秦代之延续。秦以后,中国就开始有一个统一政府,在一个统一政府里,便不能没有一个领袖,……皇帝是国家的唯一领袖,而实际政权则不在皇室而在政府。代表政府的是宰相。皇帝是国家的元首,象征此国家之统一;宰相是政府的领袖,负政治上一切实际的责任,当时最高行政长官实在是丞相。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一个最大的转捩中枢。汉代由宰相一人掌握全国行政大权,而唐代则把相权分别操掌于几个部门,由许多人来共同负责,凡事经各部门之会议而决定,唐代宰相共有三个衙门,当时称为三省:一中书省,二门下省,三尚书省。此三省职权会合,才等于一个汉朝的宰相,而监察权还并不在内。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   要把政权的强弱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的兴衰区分开来。明朝政权衰败的时候,恰恰是社会经济和思想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候。我概括明朝到清朝这个大变革有两句话叫做明朝在衰败中走向活泼开放,清朝在强盛中走向僵化封闭。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  毛佩琦

材料四   治民无常,唯以法治……明主之所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邢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法者,王之本也。                                                                  

——《韩非子》

材料五  “在罗马人那里,私有制和私法的发展没有在工业和贸易方面引起进一步的后果,因为他们的生产方式没有改变。”但当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杜会内部逐渐发展起来时,“详细拟定的罗马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汉帝国政治制度的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和汉朝相比,唐朝政治的变动。

(3)谈谈你对材料三中“明朝在衰败中走向活泼开放”的理解,指出“清朝在强盛中走向僵化封闭”的主导因素。

(4)材料四中的“法”的职能与材料五中“法”的职能有什么区别?

 

(1)特征: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为核心;官僚政治逐步形成。 (2)汉代承袭秦朝三公九卿制度,丞相参与决策并执掌政务,唐朝沿袭三省六部制,政事堂集体议事;汉代皇室和政府是分开的,宰相和皇帝并列;唐朝皇权绝对凌驾相权;汉朝通过控制三公直接集权,唐朝通过分割相权而集权;唐朝三省六部没有监察权。 (3)理【解析】 明朝时中国已步入封建社会衰落时期,但新的经济因素在滋生(资本主义萌芽),新的思想文化在萌发(反封建反礼教的早期民主思想和文学艺术)。主导因素: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 (4)材料四中的“法”主要是君主统治臣民的工具;材料五中“法”的职能主要在于调节经济关系(商业和贸易关系)。评价:以法治国、赏罚分明;保障了富国强兵的实现;严刑酷法激化了社会矛盾。 【解析】 (1)第(1)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炼归纳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信息“国家已是由君主与专业官吏治理”反映的是官僚政治逐步形成;“中央与地方的分层管理”反映的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建立以及地方制度建立的角度回答。 (2)本题考查学生解读获取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汉代由宰相一人掌握全国行政大权,而唐代则把相权分别操掌于几个部门,由许多人来共同负责,凡事经各部门之会议而决定,唐代宰相共有三个衙门,当时称为三省:一中书省,二门下省,三尚书省”的信息从唐朝和汉朝相比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回答。 (3)本题考查学生解读获取信息的能力,“明代衰败”指的是明代步入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期;“活泼开放”指的是在经济上出现了新的经济因素:资本主义萌芽;在思想上出现了明清进步思潮。“清朝在强盛中走向僵化封闭”的主要原因是闭关锁国。这个比较容易回答。 (4)本题考查学生解读获取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四中“治民无常,唯以法治……明主之所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的信息归纳中国法律特点,依据材料五中“私有制和私法的发展没有在业和贸易方面引起进一步的后果”的信息回答,第二小问评价要从法律的目的和特点的角度分析回答。 考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汉唐中央集权制度;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罗马人的法律·特点与比较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代罗马法规定:“有疑,当有利于被告人之利益”。这体现了罗马法

A.奉行疑罪从无原则                  B.容易拟害原告利益

C.有很强的证据意识                  D.司法制度有待完善

 

查看答案

《十二铜表法》规定:“出卖的物品纵使交付,非在买受人付清价款或提供担保以满足出卖人的要求后,其所有权并不移转。”该规定反映了

A.罗马法对贵族利益的维护             B.罗马法对私有财产的保护

C.古罗马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D.古罗马严格限制商品交换

 

查看答案

《十二铜表法》第6表第3条规定:“凡占有土地(包括房屋)二年,其他物品一年的,即因占有取得所有权。”该项法律规定

A.适用于罗马境内一切自由民        

B.调节财产所有人与占有人之间权利矛盾

C.缓和了贵族与平民之间的尖锐矛盾  

D.导致私有财产得不到有效保护

 

查看答案

欧洲中世纪商人法的“跨国平等对待”这一特征对于外国人来说是一种重要的保护,它使他们不会因在地方法中不享有资格以及因为地方法律、习惯的其他变化莫测的因素而蒙受损害。该特征源于古代罗马的

A.习惯法                 B.公民法

C.万民法                 D.自然法

 

查看答案

《十二铜表法》第9表规定:“不得为了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对刑事判决不服的,有权上告……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处死刑。”该条款体现了

A.审判程序保障了所有人的权益

B.制定法律的权力掌握在议会手中

C.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

D.所有人都得到了成文法的保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