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表,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中国工业资本中官僚资本与民族资本的产值比较表(1920~1936年)
货币单位:亿元
| 1920年 | 1936年 | 1920~1936年平均增长(%) | ||
产值 | 比重(%) | 产值 | 比重(%) | ||
官僚资本 | 1.84 | 42.3 | 2.22 | 12.0 | 1.18 |
民族资本 | 2.51 | 57.7 | 16.32 | 88.0 | 12.41 |
合计 | 4.35 | 100.0 | 18.54 | 100.0 |
|
A.国民政府采取了一些有利于民族资本发展的措施
B.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C.欧美国家为摆脱经济危机而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涨
下表是《1840~1894年我国投资民族企业的人数比例表》。这一现象不能反映的信息是( )
投资者 | 所占比例(%) |
官僚、地主 | 30.86 |
一般商人 | 18.52 |
手工作坊主 | 7.41 |
华侨商人 | 7.41 |
A.民族资本的来源多元化
B.民族工业产生途径多样
C.部分投资者来自国外
D.民族工业得到迅速发展
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说到:“中国向来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勉的国家。然而,许久以来,它似乎就停滞了。今日关于中国……的报告,与500年前视察该国的马可波罗的记叙比较,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中国的财富就已完全达到了该国法律制度允许的发展程度。”由此亚当斯密认为中国经济停滞的根源是( )
A.农耕经济的落后 B.西方国家的侵略
C.人口压力的沉重 D.封建专制制度的束缚
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中国)宋朝时期……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其主要依据之一是( )
A.流通领域出现纸币 B.商业市镇大量兴起
C.地域性商帮的形成 D.雇佣劳动关系产生
以下选项是某历史学习小组在探究“古代中国经济发展史话”时引用的内容。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
A.汉朝以后,铁犁、牛耕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
B.唐制瓷业技术高超,已形成独立的生产部门
C.宋代“市”突破时间、空间限制,形成街市
D.明清两朝推行“海禁”政策,禁止海外贸易
某古代水利工程“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后来,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征丁千二百人护之”。据此判断,这项水利工程是( )
A.都江堰 B.郑国渠 C.灵渠 D.芍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