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唐朝诗人王维在《丁寓田家有赠》中写道“晨鸡鸣邻里,群动从所务。农夫行饷田,闺妾起...

唐朝诗人王维在《丁寓田家有赠》中写道“晨鸡鸣邻里,群动从所务。农夫行饷田,闺妾起缝素。”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        以家庭为生产单位

田园生活自然悠闲            男女分工明确

A、     B、

C、       D、

 

B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晨鸡鸣邻里,群动从所务。农夫行饷田,闺妾起缝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男女分工明确,故①②④正确,故B正确。材料无法体现田园生活自然悠闲,故③错误,故①②③组合错误,故A排除。②③④组合错误,故C排除。①③④组合错误,故D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小农经济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古代水利工程“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后来,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征丁千二百人护之”。据此判断,这项水利工程是 (  )

A郑国渠    B都江堰

C灵渠     D芍陂

 

查看答案

西周时“一人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公田变为私田        B、铁犁牛耕的推广

C、封建制度的确立      D、国家走向统一

 

查看答案

中国有多项遗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长城是世界上修建时间延续最长、工程最为浩大的军事防御设施,是融军事工程、艺术与大自然于一体的建筑奇观,是真正的“大地艺术”。长城的修建为中原地区居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保障;以长城防线为基础的互市贸易,成为推进中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长城保护了边疆地区农牧民族长期有序交往,农牧民族在长期和平交往中彼此增进感情,消除隔阂,在思想文化、生活习俗上也互相融合,最终使辽阔北疆成为祖国牢不可分的组成部分。

材料二  二十一世纪初,集合两岸三地文化精英共同打造的青春版《牡丹亭》的出现,一时间给昆曲注入了青春的生命,在大学校园,引起青年学生争看昆曲的热潮,论者称此为“青春版《牡丹亭》的文化现象”。此一现象恐怕也源自于华人世界的青年学子,开始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新的憬悟,新的渴求。昆曲的古典美学以及汤显祖的有情天地,终于深深感动了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心。

材料三   阅读下列图片:青春版《牡丹亭》剧照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长城的功能。为什么说长城是“大地艺术”?请举例说明。

2材料二图中的人物在戏曲中的角色分别被称之为什么?在昆曲中,这样的角色必须具备怎样的条件?

3根据材料三,写出你对秦俑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认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克伦威尔顺应士兵和广大民众的要求,把国王当作暴君、叛徒、杀人犯和国家公敌。他在审判国王的特别法庭上,竭力向摇摆不定的法官们阐明处死国王的理由……最后不顾法官们的暧昧态度,并排除来自法国、西班牙等国封建势力的干预,亲自起草对国王执行死刑的命令。

——米·阿·巴尔格《克伦威尔及其时代》

材料二  英国长老派(清教徒中的一派)代表人物巴克斯特说:“(克伦威尔)本质上是诚实的,他一生中大部分的经历是虔诚的,有良知的,但在取得荣誉和功名后他堕落了。他的宗教热情完全为野心所取代,而且随着成功逐渐发展。当他的成就击败几乎所有对手时,他为那面临着他的最大诱惑所征服,正如他征服别人一样。”

——王龙《李自成和克伦威尔的悲剧有何异同?》

材料三  虽然,天下人云者,常人居其千百,而非常人不得其一,以常人而论非常人,鸟见其可?故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语日:“盖棺论定。”吾见有盖棺后数十年、数百年而论犹未定者矣。各是其所是,非其所非,论人者将乌从而鉴之?

——梁启超《李鸿章传》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克伦威尔的主张是什么?这一主张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中克伦威尔“在取得荣誉和功名后他堕落了”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论证这一观点。

(3)材料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依此观点指出材料一、二对克伦威尔的评价是否矛盾。并说明影响人们对历史人物评价的因素有哪些。

 

查看答案

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和“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强调中国已在理论和实践中发展出一种不同类型的民主,即代表性民主,而不是代议型民主。吸引世人对民主政治课题的关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故今日欧洲各国,什九皆属虚戴君主之共和政体也……其为制也,有一世袭君主称尊号于兆民之上,与专制君主国无异也。而政无大小皆自内阁出,内阁则必得国会多数信任于始成立者也。

——梁启超《新中国建设问题》

材料二 民国初年,一时间,“集会结社,犹如疯狂,而政党之名,如春草怒生”,“党会既多,人人无不挂名一党籍”。……1913年第一届国会选举,国民党成为国会第一大党。正当宋教仁(国民党竞选负责人)踌躇满志地准备组阁时,还没待第一届国会召开,就被袁世凯派的刺客暗杀于上海火车站。

——《近代中国人对民主道路的探索》

材料三  我们的国家是属于四个民主阶级(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人民民主专政,反动的封建阶级、官僚资产阶级的分子不能列入人民的范围。等到他们彻底悔悟和改造后才能取得人民的资格。中国的少数民族也应该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内,承认他们的自治权。因此,我们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国名是很恰当的。

——《关于人民政协的几个问题》

(1)材料一中“虚戴君主之共和政体”是指什么?据材料概括其特点。

(2)据材料二,指出民国初年政治领域的新现象,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昙花一现的原因。

(3)据材料三,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特点。与西方相比,“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主政治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