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四大后,“下海创市场”成为人们日常话题的重要内容,中共十四大与此直接相关的是
A.开始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决定在深圳、珠海、厦门设立经济特区
下表是某一阶段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情况,分析该表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年代 | 商办 | 官办或官商合办 | 外商企业 | |||
设厂数 | 资本(千元) | 设厂数 | 资本(千元) | 设厂数 | 资本(千元) | |
1872-1894年 | 53 | 4697 | 19 | 16196 | 103 | 28000 |
1895-1913年 | 463 | 90801 | 86 | 28469 | 136 | 103153 |
A.甲午战争前民族资本力量相对弱小
B.甲午战争后外商企业严重阻碍民族资本发展
C.甲午战争后到20世纪初民族资本发展较快
D.一战前官办资本在近代工业中的比重逐渐降低
1912年10月,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正式通过了《服制法》,规定礼服礼帽“料用本国纺织品”。该规定实质上反映了
A.中国民族工业生产水平的落后
B.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商品倾销
C.政府极力保护民族工业的发展
D.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下表是1927、1936年全国华商纱厂相关统计数据,导致数据变化的原因是
年份 项目 | 1927年 | 1936年 |
华商纱厂拥有纱锭数 | 209.90万枚 | 274.60万枚 |
华商纱厂布机数 | 1.35万台 | 2.55万台 |
A.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
B.欧洲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C.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D.美国资本和商品大量输入中国市场
小说《春蚕》中描写道:“老通宝看到自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一类洋货以后,而且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 对这一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B.小火轮成为通用的交通工具
C.中国的自然经济彻底瓦解 D.小农经济受到沉重打击
“通州之设纱厂,为通州民生计,亦即为中国利源计。通(通州)产之棉,力耕丝长,冠绝亚洲,为日厂之所必需,花往纱来,日盛一日,捐我之产以资人,人即用资于我之货以售我,无异于沥血肥虎,而袒肉以继之,利之不保,我民日贫,国于何赖?下走(我)寸心不死,……今厂工已毕,纱机已开,凡我共事之人,既各任一事以专责成。”材料反映的主要思想是
A.变革政体实行君主立宪 B.发展实业挽回国家利益
C.创办实业解决民生疾苦 D.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