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的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

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的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中内在的和人为的原因在于

A. 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压制

B. 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的发展

C. 鸦片的大量流入进而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

D. 英国工业革命后大肆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

 

A 【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在明后期至清前期的200余年间,……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明清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故A正确。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并不排斥工商业的发展,故B排除。鸦片的大量流入进而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在鸦片战争前夕,不符合题干时间,故C排除。英国工业革命后大肆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也在鸦片战争时期,故D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的经济政策·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17、18世纪中国封建社会的相关知识,这是高考常考的知识之一。17、18世纪,西方出现了启蒙运动,科学获得了极大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也开始建立和发展,同时期的中国正是康乾盛世时期,我国的封建经济社会达到了最高峰,表面上国力强盛的天朝,实际上暗藏着危机,因为这个时候中国处于历史上最严重的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时期,世界的中心开始渐渐的由东方的中国向西方转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据《汉书·王莽传》记载:“(王莽)更名天下田曰王田……不得买卖,其男口不盈八而田过一井者,分余田与九族邻里乡,党。故无田今当受田者,如制度。”结果导致“农商失业,食货俱废,民涕泣于市道”,不得已“诸名食王田皆得卖之,勿拘以法。”上述材料说明王莽

A.改制时政府手中掌握了大量国有土地

B.得到了无地农民的大力支持

C.有效地抑制了土地兼并

D.最终重新肯定了土地的私有权

 

查看答案

《明史·食货五》记载,永乐初,西洋刺泥国回回哈、只马哈没奇等来朝,附载胡椒与华商互市,有司请征其税,为皇帝所拒绝,并发表议论说:“商税者,国家抑逐末之民,岂以为利?今夷人慕义远来,乃侵其利,所得几何,而亏辱大体多矣”。这说明

A.皇帝推行好客之道            B.华夷思想根深蒂固

C.清初海禁政策松弛            D.中外贸易盛况空前

 

查看答案

明清时期有一类土地被称之为“族田”,按其地租用途不同有诸多名目:如义田是为赡济本宗族中贫而不能自业者,学田作为鼓励教育族内子弟的费用。明清两朝的政府也在法律上作出规定以保障宗族对这类土地的所有,禁止侵没盗卖族田。对上述现象解读最准确的是

A.族田属于国家所有,所以政府禁止盗卖族田

B.族田的存在加剧了明清时期的土地兼并不利于社会的进步

C.义田的存在说明宗族组织一定程度上承担了对底层贫困民众的救助义务

D.族田收取地租体现了租佃经营的方式,由于租佃经营在江南地区比较普遍因此族田只在江南地区存在

 

查看答案

《汉书·食货志》:“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古者税民不过什一……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A.农业单位产量低       B.农民赋税重

C.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D.土地兼并严重

 

查看答案

回顾历史,可以发现,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在不断变革,下表是秦朝至唐末地方行政建制的梳理,表格内容所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秦朝

以郡辖县,地方行政为两级制

两汉

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东汉形成三级制

隋朝

废郡,地方行政回到两级制

唐末

形成了道、州、县三级制

A.古代中国政治的诡秘多变,反复无常 

B.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的矛盾与困局

C.古代王朝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

D.从秦朝到唐末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